【簡介:】第一,施工順序,也就是根據(jù)施工的先后來計算工程量,比如,拿到圖紙后,首先計算建筑面積,接著就是平整放線、挖土方、運土、墊層、基礎、 回填土、然后到地上就逐層計算混凝土柱、混
第一,施工順序,也就是根據(jù)施工的先后來計算工程量,比如,拿到圖紙后,首先計算建筑面積,接著就是平整放線、挖土方、運土、墊層、基礎、 回填土、然后到地上就逐層計算混凝土柱、混凝土墻、混凝土梁、混凝土板,待混凝土工程結構算完后,開始計算砌體 、 門窗 、圈梁、過梁、構造柱、主體結構完成后,在計算零星項目和二次結構,如女兒墻、壓頂、欄板、雨篷 這些算完之后,在算室內地面、墻面抹灰、天棚抹灰、踢腳線抹灰、室內算完了, 在計算室外抹灰、散水、明溝、臺階、花池、坡道、最后計算屋面工程 、樓梯以及欄桿、陽臺欄桿、護窗欄桿、煙道、風帽、沉降縫、涂料油漆等等。
這種以施工先后為順序的計算思路,對從事過施工員或者技術員的人員來說,非常易懂,總的來說就是先干什么就先算什么,而且有利于及時跟隨施工進度提供材料計算和兩算對比分析。對于沒有施工現(xiàn)場經驗的同志來說,就比較難了,因為此順序需要知道現(xiàn)場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才能把握住。
第二,定額順序,就是拿到圖紙,首先翻開定額書,按照定額書的目錄先后進行工程量計算,看看定額書上的子目先后排序,再查找圖紙中是否有該子目對應的工程量需要計算,有就根據(jù)計算規(guī)則計算工程量,沒有就跳過去,再看下一個子目,這種方法不需要有現(xiàn)場施工經驗,只要順著定額書逐條進行查找計算對應工程量就可以了,把定額書翻到底,工程量也就計算完了,此順序的優(yōu)點是不容易漏項,但容易造成重復的翻閱圖紙缺點,浪費很多翻圖紙的時間。而且不利于跟隨施工進度提供計劃。
圖紙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在做預算過程中,是以識圖的過程為主線進行,也就是識一張圖做一張圖,做完一張圖扔一張圖,圖扔完也就證明圖識完了,預算也就做完了。因此,做預算必須會識圖,并要掌握一定的識圖的順序。 首先、識圖做預算有幾個原則:
1、一次只看一張圖,一張圖盡量不看第二次。
2、控制大量,調小量,預算是控制總量的基礎上,隨著識圖的深入修改調整完成的。
3、先獨立,后整體,主要的意思是先算獨立的,不相互扣減的,后算有復雜扣減關系的。
4、從識圖的順序上 先地下、后地上; 先結構,后建筑; 先室內,后室外; 先主體,后屋面等等。
其次,根據(jù)上述原則把圖分成五部分:地下、主體結構、主體建筑、屋面和室外零星,對應每一部分確定計算什么,按定額分項和計算規(guī)則確定要什么就識什么,識圖達到能夠準確計算工程量為止。其實不叫識圖,而是邊看圖邊計算工程量,工程量計算完后圖也就識完了。 最后,根據(jù)計算規(guī)則要求的扣減關系進行匯總,并把整圖全盤進行通讀,查看有沒有漏計算的,有沒有重復計算的,有沒有計算錯誤的等等。
安裝最好按照系統(tǒng)從大頭計算到小頭,或者從小口徑計算到大口徑。同時,將對應相同口徑的附屬全部列計。
良好的識圖能力要求能迅速建立起構件及建筑物的空間印象。能通過多張圖紙迅速查找需要的數(shù)據(jù),能發(fā)現(xiàn)圖紙中的矛盾及錯誤,能在腦海中勾勒出每個細部的構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