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聰明的中國人——明朝的萬戶。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制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
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聰明的中國人——明朝的萬戶。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制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后利用風箏平穩(wěn)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為標準,最早的載人航天應是約600年前的萬戶飛天。西方學者考證,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
古代第一個坐上火箭上天的人是我國明朝時的萬戶,他懷著飛天夢想,將許多火藥綁到一把椅子上,然后也將自已固定到椅子上,命人點燃后飛天,火?爆炸,萬戶當場犧牲,后人祟敬他勇于探索的精神,把新發(fā)現的一個月海用他的名字命名,以彰顯他的精神
中國航天器的發(fā)明者是誰?
戚發(fā)軔,1933年4月26日出生于遼寧省復縣,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顧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名譽院長,博士生導師。
1957年戚發(fā)軔從北京航空學院飛機系畢業(yè)后分配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工作。1967年調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從事衛(wèi)星和飛船的研制,先后擔任副院長、院長;1983年擔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院長;1992年擔任神舟飛船總設計師之職;2000年獲得第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3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進步獎中的技術科學獎;2015年參加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電視公開課《開講啦》。戚發(fā)軔主持了東方紅一號研制,東方紅二號通信衛(wèi)星研制,東方紅三號第二代通信廣播衛(wèi)星;主持神舟號飛船總體方案,作為總設計師在解決衛(wèi)星和飛船研制過程中的重大工程技術問題上發(fā)揮了指導和決策作用。
2020年9月,榮獲2020年“最美教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