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民航飛機上的雷達》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最新的飛機雷達國軍標有哪些,求目錄!
2、航管雷達的A模式C模式S模式的區(qū)分?標牌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民航飛機上的雷達》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最新的飛機雷達國軍標有哪些,求目錄!
- 2、航管雷達的A模式C模式S模式的區(qū)分?標牌信息的解讀?
- 3、飛機航線的監(jiān)視雷達圖是什么意思
- 4、世界戰(zhàn)斗機上的雷達有哪幾種?各種雷達的優(yōu)點和缺點是什么?
最新的飛機雷達國軍標有哪些,求目錄!
GJB 3531A-2018 飛機雷達罩涂料規(guī)范
GJB 9320-2018 聲探測氣象雷達定型試驗規(guī)程
GJB 9400-2018 直升機載雷達告警設備試驗場試驗方法
GJB 9403-2018 地面雷達對抗無源探測定位系統定型試驗規(guī)程
GJB 9406-2018 系留氣球載雷達系統球載雷達通用規(guī)范
GJB 9412-2018 地面制導雷達檢飛試驗規(guī)程
GJB 9415-2018 地面雷達頻率綜合器通用規(guī)范
GJB 9459-2018 飛機雷達波隱身玻璃規(guī)范
GJB 9468-2018 雷達天線罩用纖維增強塑料泡沫夾層結構件規(guī)范
GJB 9405-2018 炮射雷達干擾彈定型試驗規(guī)程
GJB 9459-2018 飛機雷達波隱身玻璃規(guī)范
GJB 9440-2018 艦載雷達機柜用耐腐蝕電磁屏蔽漆規(guī)范
GJB 9468-2018 雷達天線罩用纖維增強塑料泡沫夾層結構件規(guī)范
GJB 1289B-2018 戰(zhàn)場偵察雷達定型試驗規(guī)程
GJB 9352-2018 星載合成孔徑雷達內定標方法
2018年更新的國軍標目錄可以上融融網查詢,善用百度~
航管雷達的A模式C模式S模式的區(qū)分?標牌信息的解讀?
2次雷達由于裝有應對機,所以可以包括很多信息。2次雷達依照功能不同分為A模式,B模式,C模式和最早進的S模式,其中國內用的A模式可以給地面發(fā)送應對機編碼,C模式可以發(fā)送編碼和飛機上的高度表測得的高度信息,而S模式最利害,可以把S模式想成手機那樣,可以用來呼喚飛行員乃至類似于發(fā)短信那樣。
飛機航線的監(jiān)視雷達圖是什么意思
右側圖上的字母表示航班代號,下一行是高度,再下一行是航向,最后一行是航速。
左側都是些操作選項。
至于你要的航線表示,可以去cfso論壇上查詢。結果是一堆經過的航線和導航站的代碼。如果你有專業(yè)的航圖,可以在其上表示出來。
世界戰(zhàn)斗機上的雷達有哪幾種?各種雷達的優(yōu)點和缺點是什么?
從舊到新說起吧:
第一種:普勒雷達(機械雷達),就是雷達發(fā)射“普勒脈沖信號”,又分為單普勒脈沖和多普勒脈沖;所謂的單普勒就是飛機雷達只能發(fā)射一束脈沖信號,其雷達不能邊發(fā)射信號邊接受信號,工作模式就是發(fā)射信號后,然后停止發(fā)射信號來轉為接受信號模式;多普勒脈沖雷達就是飛機能發(fā)射多個信號,不斷地發(fā)射不斷的接受信號。
普勒雷達有點就是,技術成本低,研發(fā)簡單,若果采用大功率的運行可以探測很遠距離,缺點就是:普勒雷達信號對固定的物體探測性能好,但是對移動的就差些,尤其是若果飛機下方有架直升機,直升機把自己的旋轉翼對著飛機雷達信號方向,那么多普勒雷達就很難探測到這架直升機,再就是雖然普勒雷達能探測很遠距離,但是其一個致命傷就是不能分辨敵我,其就算能在超視距(150千米以上距離)探測到戰(zhàn)機,但是并不能分辨出是敵是友。
第二種,相控陣雷達,首先相控陣是一種電子雷達,分為有源和無源。
相控陣雷達有相當密集的天線陣列,在傳統雷達天線面的面積上可 安裝上千個相控陣天線,任何一個天線都可收發(fā)雷達波,而相鄰的數個天線即具有一個雷達的功能。掃描時,選定其中一個區(qū)塊(數個天線單元)或數個區(qū)塊對單一目標或區(qū)域進行掃描,因此整個雷達可同時對許多目標或區(qū)域進行掃描或追蹤,具有多個雷達的功能。
由于一個雷達可同時針對不同方向進行掃描,再加之掃描方式為電子控制而不必由機械轉動,因此資料更新率大大提高,機械掃描雷達因受限于機械轉動頻率因而資料更新周期為秒或十秒級,電子掃描雷達則為毫秒或微秒級。因而它更適于對付高機動目標。此外由于可發(fā)射窄波束,因而也可充當電子戰(zhàn)天線使用,如電磁干擾甚至是構想中發(fā)射反相位雷達波來抵消探測電波等。
優(yōu)點(1)波束指向靈活,能實現無慣性快速掃描,數據率高; 美國將在日本部署的X波段相控陣雷達?;?/p>
(2)一個雷達可同時形成多個獨立波束,分別實現搜索、識別、跟蹤、制導、無源探測等多種功能;
(3)目標容量大,可在空域內同時監(jiān)視、跟蹤數百個目標;
(4)對復雜目標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強;
(5)抗干擾性能好。全固態(tài)相控陣雷達的可靠性高,即使少量組件失效仍能正常工作。 缺點:相控陣雷達設備復雜、造價昂貴,且波束掃描范圍有限,最大掃描角為90°~120°。當需要進行全方位監(jiān)視時,需配置3~4個天線陣面。
有源相控陣雷達,是 AESA radar 即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的一種。英文Active翻譯為“主動”或“有源”,意思是指天線表面的每一個陣列單元都完整地包含訊號產生、發(fā)射與接收的能力,也就是將訊號產生器、放大器等等全部縮小放在每一個陣列單元以內,天線不需要依靠訊號產生器以及波導管饋送訊號。由于每個陣列單元都可以單獨作為訊號源主動發(fā)射電磁波,所以被稱作主動相控陣或有源相控陣。這是目前相控陣天線發(fā)展的主流趨勢。
有源相控陣的的每個單元只掃描一小塊固定區(qū)域。各個模組的訊號的相對相位經過適當調整,最后會強化訊號在指定方向的強度,并且壓抑其他方向的強度。在同樣的涵蓋范圍以內,不需要移動雷達天線也可以滿足掃描的需求。此雷達的電子零件需要“快速移相器”,而控制相控陣也需要極高的計算能力。
此雷達理論在二次大戰(zhàn)時提出,最早使用是用于地面的大型彈道導彈預警雷達上面??沼孟到y最早是出現在美國空軍一架RC-135 Rivet Amber飛機上面進行試驗,這架飛機稍后發(fā)生意外墜毀。能夠使用在船艦上或者是軍用飛機上的小型化有源陣列技術要到1980年代才逐漸成熟,成本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無源相控陣雷達,是 PESA radar 即無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的一種。英文Passive翻譯為“被動”或“無源”,意思是指天線表面的陣列單元只有改變訊號相位的能力而沒有發(fā)射信號的能力,訊號的產生還是依靠天線后方的訊號產生器,然后利用波導管將產生的訊號送到訊號放大器上,再傳送到陣列單元上面,接收時則反向而行。由于每個陣列單元自身不能作為訊號源主動發(fā)射電磁波,所以被稱作被動相控陣或無源相控陣。
現在的無源相控陣雷達多是以行波管產生訊號,這和最新的脈沖多普勒雷達產生訊號的方式一樣,區(qū)別主要在天線上。
關于《民航飛機上的雷達》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