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欧美手机黄色网址,日本九九精品一区二区,加勒比五月天性色视频在线,一个人看的片免费高清www,欧美αv,成年动漫在线精品视频

當前位置:  > 軍事頻道

南昌工程學院物理實驗中心

作者: 發(fā)布時間: 2022-09-24 15:31:18

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南昌工程學院物理實驗中心》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我上南昌航空大學


2、南昌航空大學是什么樣的學校啊


3、南昌航空大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南昌工程學院物理實驗中心》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我上南昌航空大學

代碼

教學機構名稱

類別

專業(yè)

01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本科專業(yè)

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實驗教學平臺

材料科學基礎實驗中心、腐蝕與防護實驗中心

碩士點

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

重點學科

材料學、材料物理化學

科研平臺

江西省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腐蝕與防護重點實驗室

03

航空制造工程學院

本科專業(yè)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公共基礎課教研部

制圖教研部、機械設計教研部

公共實驗平臺

機械設計實驗中心

實驗教學平臺

鑄造實驗中心、鍛壓實驗中心、焊接實驗中心

碩士點

材料加工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

重點學科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材料加工工程

科研平臺

輕合金加工科學與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中航工業(yè)航空材料熱加工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快速成型生產力促進中心

04

信息工程學院

本科專業(yè)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教育技術學

公共基礎課教研部

電工電子技術教研部、計算機文化基礎教研部

公共實驗平臺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tǒng)實驗中心

實驗教學平臺

電子技術綜合實踐中心、通信與電子信息專業(yè)實驗中心、自動化控制實驗中心

碩士點

通信與信息系統(tǒng)、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導航制導與控制、控制理論及控制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技術

重點學科

控制理論及控制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

06

飛行器工程學院

本科專業(yè)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航空維修工程)

公共基礎課教研部

力學教研部

文化素質教育教研部

大學生航空文化教研部

實驗教學平臺

力學實驗中心

碩士點

飛行器設計、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人機與環(huán)境工程、工程力學

08

測試與光電工程學院

本科專業(yè)

測控技術與儀器、生物醫(yī)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應用物理學

公共基礎課教研部

大學物理教研部

公共實驗平臺

大學物理實驗中心

實驗教學平臺

測試技術與控制工程實驗中心、測控技術基礎實驗中心、電子科學與技術實驗中心

碩士點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生物醫(yī)學工程、精密儀器與機械、光學工程、物理電子學

重點學科

光學工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科研平臺

教育部無損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西省測試技術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中航工業(yè)航空檢測與評價重點實驗室

南昌航空大學是什么樣的學校啊

南昌航空大學是一所面向全國招生,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法教等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多科性大學。創(chuàng)建于 1952 年,是全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85年開始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1990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原隸屬于中國航空工業(yè)部、中國航空航天工業(yè)部、中國航空工業(yè)總公司,1999年開始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原國防科學技術工業(yè)委員會)共建的具有鮮明航空、國防特色的高等學校。 學校占地面積30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 90 多萬平方米?,F(xiàn)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擁有教學、科研設備23000多臺套,儀器設備總值約1.80億元。圖書館紙質藏書 160.8多萬冊,電子圖書64多萬冊,中外文期刊2500多種,建立了國內外電子文獻資料數據庫20個。體育活動場地面積12.4萬平方米,體育設施一流,建有標準田徑運動場、體育館、游泳館、大學生活動中心,以及 61 個球類運動場。 學?,F(xiàn)有教職工2000余人,專任教師1200余人,其中教授170多人、副教授330多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0%;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00多人、碩士學位的教師600多人,約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0%;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8人,全國優(yōu)秀教師7人;有博士生導師15名,碩士生導師236人;有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名,江西省首屆哲學社會科學科研學術骨干教師1人,“井岡學者”1名,?。ú浚┘墝W科帶頭人38人,省(部)級中青年骨干教師53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層次人選28人,江西省教學名師14人;另有雙職雙聘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兼職教師200余人。 建校以來,共培養(yǎng)各類畢業(yè)生 5 萬多名。近年來,畢業(yè)生一次就業(yè)率達 90% 以上,有 30% 以上的畢業(yè)生服務于國防企事業(yè)單位和部隊。 學?,F(xiàn)有工學、理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等7大學科門類。 學校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環(huán)境與化學工程學院、航空制造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飛行器工程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測試與光電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體育學院、土木建筑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文法學院、海軍學院、音樂學院、軟件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高等職業(yè)技術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科技學院、研究生學院等22個學院。 學?,F(xiàn)有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yī)學工程、軟件工程、土木工程、給水排水工程、環(huán)境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等20個工科專業(yè);英語、法語、德語、藝術設計、工業(yè)設計、新聞學、音樂學、動畫、播音與主持藝術等9個文學專業(yè);工商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工程管理、公共事業(yè)管理、工業(yè)工程等7個管理學專業(yè);應用化學、材料化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等6個理科專業(yè);教育技術學、社會體育、體育教育等3個教育學專業(yè);社會工作和法學等2個法學專業(yè)和1個經濟學專業(yè)——經濟學。共計48個本科專業(yè)。 學校建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光學工程、生物醫(yī)學工程、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等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思想政治教育、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計算數學、應用數學、工程力學、巖土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飛行器設計、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人機與環(huán)境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精密儀器及機械、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物理電子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tǒng)、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導航制導與控制、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應用化學、環(huán)境科學、環(huán)境工程等3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并具有工程碩士、同等學歷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同時,還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生。 學校堅持發(fā)展工科優(yōu)勢學科和航空特色專業(yè)?,F(xiàn)有材料加工工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環(huán)境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材料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光學工程、思想政治教育、材料物理化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等 10個江西省重點學科和航空宇航制造工程1個江西省重中之重學科及環(huán)境工程1個國防重點學科;無損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防科工委輕合金加工科學與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中國航空科技航空檢測與評價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航空科技航空材料熱加工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西省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腐蝕與防護重點實驗室、江西省測試技術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研究中心、江西省快速成型生產力促進中心等 9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江西省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產學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江西省材料科學與工程產學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fā)展中心體育文化研究基地等3個省級重點基地;金屬材料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和電子信息工程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金屬材料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環(huán)境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自動化、飛行器制造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經濟學等12個省級品牌專業(yè)和飛行器制造工程、光學工程2個國防重點建設專業(yè); 環(huán)境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飛行器制造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4個省級特色專業(yè)。金屬材料工程專業(yè)教學團隊、無損檢測技術教學團隊、工程訓練中心教學團隊、應用化學專業(yè)教學團隊等4個省級教學團隊。學校還建有工程訓練中心和大學物理實驗中心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和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學校堅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國、服務地方、服務國防”的服務面向。多年來積極服務江西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輸送了大批人才。與此同時,學校還與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及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貴州航空工業(yè)集團公司、中國航空材料研究院等航空航天企事業(yè)單位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委托,學校為海軍培養(yǎng)國防生,是海軍依托培養(yǎng)國防生的 14 所院校中在校生規(guī)模最大的國防生培養(yǎng)基地。 學校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先后與日本、加拿大、烏克蘭、英國、澳大利亞、法國、芬蘭、韓國等國家的高校建立了長期校際合作關系,并常年聘請外教來校任教。 近年來,學校曾先后榮獲航空工業(yè)創(chuàng)建 40 周年有重大貢獻單位、航空工業(yè)先進單位、航空工業(yè)精神文明建設暨凝聚力工程先進單位、江西省文明單位、江西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西省園林綠化先進單位、江西省校園建設先進單位、江西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軍訓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南昌航空大學和沈陽航空航天哪個更強?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與南昌航空大學哪個更強?

答案很鮮明:航空航天綜合實力對比,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明顯要比南昌航空大學更強,如果報考大學本科或研究生建議首選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十大硬核理由如下:

一、看大學層次: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的定位是研究應用型大學;南昌航空大學的定位僅是純應用型大學。

二、看學位授權: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是博士授權單位,具有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南昌航空大學沒有博士學位授權。學位授權層次是體現(xiàn)一個大學學術水平的最重要標桿。

三、看院士數量: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有1個全職院士、11個特聘院士;南昌航空大學只有特聘院士7人、沒有全職院士。

四、看學科評估:根據官方教育部第四輪學科權威評估結果,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有2個一級學科評為B-(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C級7個;南昌航空大學只有一個B-(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C級5個。在體現(xiàn)學校主要特色的標志性學科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與清華大學并列B-,南昌航空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連C-都沒評上。

五、看共建資源: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是教育部、中航工業(yè)集團公司與遼寧省三方共建高校,是國防科工局與遼寧省共建高校,背靠我國最著名的戰(zhàn)斗機制造公司沈飛,并與中國航空發(fā)動機集團共建航空發(fā)動機學院;南昌航空大學僅是江西省和國防科工局共建高校。

六、看國際化水平: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20年招收外國留學生比例5.8%,超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5.0%、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3.3%;南昌航空大學低于1%。

七、看科研平臺: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有新能源通用飛機技術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發(fā)改委)、多語言協(xié)同翻譯技術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國家發(fā)改委)、航空制造工藝數字化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國防科工局)、遼寧先進通用飛機設計與制造省部共建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教育部)等4個國家級科研平臺,航空制造工藝數字化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是34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之一。南昌航空大學只有1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和1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

八、看科研水平: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新能源電動飛機研制世界領先,自主研發(fā)的新能源銳翔電動飛機正著力系列化發(fā)展,形成了雙座、四座,陸上、水上,有人、無人等飛機譜系(這是科研綜合實力的體現(xiàn))。其中,雙座電動飛機(RX1E)是世界上第一款取得適航證的雙座電動飛機,完成了型號設計批準書(TDA)和生產許可(PC)取證。四座電動飛機(RX4E)是由該校全新研制的新能源通用航空產品,是按照中國民用航空規(guī)章23部的要求進行研制的正常類飛機。目前,未發(fā)現(xiàn)南昌航空大學在航空航天方面存在處于世界領先的重大科研產業(yè)化成果。

九、看生源質量:在全國各省份的高考錄取分看,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與南昌航空大學基本不相伯仲,在大部分省份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略強,這還是在南昌航空大學具備地處南方的地域優(yōu)勢條件下取得的。

十、看本科就業(yè)率:2020年,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本科畢業(yè)生就業(yè)率95.7%,南昌航空大學本科畢業(yè)生就業(yè)率為77.51%。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目前社會上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排行榜的排名都并不具有官方的科學性、權威性,不排除存在利益化、商業(yè)化的嫌疑,不管是哪一類排行榜都有較大的爭議性,看看就好,切不可作為選擇學校的唯一依據。

以上是本人的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教學質量內涵提升取得了哪些經驗

回顧兩年來學校的教學工作,分析當前學校教學工作所面臨的形勢,認真研究今后學校教學工作的思路與推進措施,按照貫徹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學校教學工作再上新的水平。下面,我講三個問題:一、兩年教學工作的回顧兩年來,學校和各學院圍繞迎接教學評估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通過加強領導和加大投入、深化教學改革、實施質量工程、完善管理制度、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加強校風學風建設,強化了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有力保證了教育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一)積極實施質量工程,專業(yè)和課程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兩年來,我校大力推進質量工程建設,繼工程訓練中心獲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點之后,大學物理實驗中心又獲此殊榮,成為江西省第二個獲兩個國家級實驗示范中心建設點的高校。我校金屬材料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3個專業(yè)獲批為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建設點;材料成型與控制專業(yè)也已通過江西省的評審,有望成為我校第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建設點。環(huán)境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飛行器制造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4個專業(yè)成為江西省高校特色專業(yè)?;A化學實驗中心、網絡技術實驗中心、電子綜合實驗中心、力學實驗中心、材料基礎實驗中心。電工電子實驗中心成功獲得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校緊密結合航空業(yè)和地方經濟建設發(fā)展,加強了本科專業(yè)的特色建設,航機學院在飛行器制造和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yè)中設置了航空維修專業(yè)方向,電子學院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設置了航電維修方向,材料學院、環(huán)化學院、自動化學院也在相關專業(yè)中設置了光伏技術與工程的專業(yè)方向,進一步拓展了人才培養(yǎng)的適應面。按照“加強基礎、擴展素質、提高能力”的總體思路,學校修訂完善了2008版本科人才培養(yǎng)方案,新的本科人才培養(yǎng)方案在整合課程體系、更新課程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壓縮了總學時,設置創(chuàng)新學分,積極鼓勵學生開展科技創(chuàng)新,增設了《大學語文》、《航空航天概論》等必修課程,更加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專業(yè)基礎和專業(yè)課程設置中進一步加強了自身的特色。學校建立了“精品課程開發(fā)系統(tǒng)”和“網絡課堂”兩個課程教學平臺,在《精品課程開發(fā)系統(tǒng)》建有網站的課程136門;使用《網絡課堂(網絡教學平臺)》的課程達到351個課程教學平臺對推動學校的課程建設工作、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教材建設上,學校3種教材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教材規(guī)劃項目,并已出版;在2008年的第三屆全省普通高等學校優(yōu)秀教材評選中,我校3本教材獲得江西省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3本教材獲得二等獎,正式出版教材13本,2008年學校又批準了16項規(guī)劃教材作為公開出版教材,并落實了資助經費。(二)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兩年中,我校國防生培養(yǎng)的“昌航模式”在軍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得到了解放軍總政治部領導的高度評價;10多家中央媒體相繼發(fā)表報道,盛贊這一培養(yǎng)模式;40余所國防生培養(yǎng)院校和十幾位將軍先后來到學校參觀指導。2007年,我校應邀出席全軍國防生培養(yǎng)工作會議,在會上作典型經驗介紹;2008年學校成功承了海軍國防生培養(yǎng)工作現(xiàn)場交流會,進一步擴大了我校國防生培養(yǎng)工作的影響。2008年以來,學校對08級全體新生推行《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改革,對部分學院08生進行了《高等數學》分級教學試點,這些改革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現(xiàn)了分類培養(yǎng)、因材施教的理念,收到了較好效果。學校把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作為實驗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專題立項的方式整合更新實驗項目,在政策和經費上給予支持,調動了廣大實驗教師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積極性。2008年學校積極推進實驗教學改革,現(xiàn)有396門實驗課程,有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課程為347門,占有實驗課程總數的比例達87.6%。綜合性、設計性和開放性實驗對學生科研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學校各實驗中心及實驗室每學期均向學生開設開放性實驗,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興趣,選做相關實驗。一大批開放實驗項目開放時間長,開放范圍和覆蓋面廣,深受學生歡迎,據統(tǒng)計,項目數和參選人數每學期均在增加,學生跨院、跨系、跨專業(yè)選修開放性實驗項目人數逐步遞增。2008年度全校共開設381個開放性實驗項目,參加選修的學生達6297人次。繼航機學院發(fā)動機專業(yè)與株洲608所合作實行3+1培養(yǎng)模式之后,軟件學院去年開始與微軟江西分公司合作以2+2模式培養(yǎng)軟件專業(yè)人才。這種產學研的合作教育模式縮小了學校教育與企業(yè)實際工作的距離,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兩年來,廣大教師踴躍申報各類教改課題,積極撰寫高水平教改論文,切實提高了教學研究水平。2007年獲省級教改課題35項,省級教育規(guī)劃課題30項,其中5位教師的選題被評為當年度重點課題;2008年獲省級教改課題53項,省級教育規(guī)劃課題25項。兩年中,廣大教師共撰寫教改論文近200在2008年省級教學成果獎的評選中,我校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6江西省首屆雙語教學研討會上,周力、余達祥老師進行了雙語課程演示,彭迎風老師的論文獲一等獎;在江西省多媒體課件及講課比賽中,舒堅老師獲一等獎;在全國普通高?!盾娛吕碚摗方虒W授課比賽中,曹美龍老師獲二等獎;在全國第三屆基礎力學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上,李海姣獲二等獎;在第7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中,李建耀、趙晴等老師研制的多媒體課件獲優(yōu)秀獎。(三)教學實踐基地建設不斷加強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學校多渠道籌集資金,保證了教學投入,積極改善教學條件和環(huán)境。兩年來學校利用中央共建資金建設了電子技術綜合實踐中心、土木工程實驗中心、藝術與設計實訓中心等實驗室,同時購置了空乘模擬訓練艙、文法學院的非線性編輯機、工訓中心的數控機床等一批實驗裝備,改善了教學條件,滿足了教學評估的要求。(四)師資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效兩年來,學校人才引進和培養(yǎng)的質量、數量明顯提高,初步形成了一支作風過硬、業(yè)務精良、德才雙馨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截至目前,我校共有省級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37人,省級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53西省百千萬人才第一、二層次人選22人,省級教學名師13人,學校各類教學科研骨干達到108人,完成了“111360人才工程”提出的到2012年“專任教師中各類教學科研骨干人才達到100名以上”的目標。迄今,我校具有博士學位教師的總量近200名,博士學位教師比例居全省高校前列。學校積極推進中青年教師實踐能力培養(yǎng)工作,兩年來共選派50名中青年教師到生產科研和社會實踐一線鍛煉,造就了一批既能從事本專業(yè)理論教學,又能較熟練地指導本專業(yè)實踐教學的教師;大大提高了教師的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兩年中,一批教師獲得各種獎勵和榮譽。魯世強教授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教師”,饒國賓教授被評為“江西省模范教師”,易青教授被評為“江西省教育系統(tǒng)先進工作者”,魏立安、曾接位教授榮獲江西省教學名師榮譽稱號。自動化學院被評為“江西省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金屬材料工程專業(yè)教學團隊、無損檢測技術教學團隊、工程訓練中心教學團隊、應用化學專業(yè)教學團隊等4個教學團隊入選省級教學團隊。(五)教學管理得到進一步規(guī)范學校修訂完善了80余項教學規(guī)章制度,這些制度可操作性強,涵蓋教學建設,專業(yè)與課程,學籍、學位與考試,教學改革和研究,實踐教學,教學評估與質量監(jiān)控,教材管理等方面,進一步規(guī)范了教學工作。2008年學校增設了教學評估中心,專職負責教學評估與質量監(jiān)控工作,進一步完善了教學管理機構職能。兩年來,學校進一步健全了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明確了教學質量監(jiān)控的主要對象和內容;建立了以教學評價、督導為主導,以調控為重點,以課堂教學、畢業(yè)設計(論文)為關鍵環(huán)節(jié),以長效機制為目標的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建立了教學質量監(jiān)控運行系統(tǒng),加強了教學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饋與調控;完善了教學質量的檢查、評價制度;進一步明確了教學質量監(jiān)控單位及責任人的職責,為學校實施教學質量的全面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在進行教學管理過程中,實行了掛牌檢查、掛牌聽課制度,在管理教學工作的同時主動接受廣大師生監(jiān)督。在2007年全省考試工作總結會議上,學校從全省76個高校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點中脫穎而出,榮獲江西省“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優(yōu)秀考點”稱號。(六)學風建設取得切實成效兩年來,學校通過建章立制、嚴格校紀校規(guī),規(guī)范學生行為,培養(yǎng)學生遵守校紀校規(guī)的自覺性,考風考紀優(yōu)良,學生違紀率較低且逐年下降,學風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一是堅持制度建設。修訂和完善了一系列學生管理規(guī)章制度,匯編成《學生手冊》和《管理文件選編》,為創(chuàng)建優(yōu)良學風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狠抓關鍵環(huán)節(jié)。高度重視學生考前動員,進行《考試作弊警示錄》和《學生“十不違”》等警示教育;堅持全體政工干部逢考必巡制度。學生違紀率逐年下降,2007—2008學年學生考試違紀人數49人,違紀率0.26%;2008—2009學年第一學期學生考試違紀人數14違紀率0.07%。三是開展主題活動。兩年來,先后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學風建設年”、“迎評促建創(chuàng)優(yōu)良學風”學風建設月、“讀經典書籍,創(chuàng)書香校園”等主題活動,實施“十百千”優(yōu)良學風創(chuàng)建工程,舉18項精品校園文化活動,開了213項學術報告,營造了良好學習氛圍。四是建立激勵機制。除了設立優(yōu)秀學生獎學金、學科獎學金、素質拓展獎學金、企業(yè)獎學金等20多種獎學助學金外,學校還開展了“十佳大學生”、“感動昌航——魅力大學生”評選、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國家獎學金評選等活動,極大地鼓舞和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涌現(xiàn)了全國先進班集體030352班、全國三好學生劉征魯、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劉慧斌、1235人次獲得國家獎學金,江西省“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49人,江西省“先進班集體”(七)人才培養(yǎng)質量得到穩(wěn)步提高學校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大力推進實踐教學與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畢業(yè)生普遍受到社會歡迎和好評,形成了招生、培養(yǎng)、就業(yè)的良性循環(huán)。近年來,學校畢業(yè)生一次就業(yè)率均位于江西省高校前列。繼2006年在江西省普通高等院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評估中被評為優(yōu)秀單位后,2007年我校再獲此殊榮。學校總的招生計劃逐年遞增,第一志愿錄取率逐年提高,2007在年江西省首次實現(xiàn)二本的第一志愿錄取率100%;2008年在省內理科和文科錄取分數線分別比二本線高出20分和12個專業(yè)實現(xiàn)了省內一本招生,二本投檔線在部分省(市)超過當地一本線。2008年暑期,學校分赴13個省份走訪航空國防企事業(yè)單位和地方用人單位,進行第6業(yè)生質量跟蹤調查,調查反饋顯示,我校畢業(yè)生思想素質高,專業(yè)功底扎實,動手能力強,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能夠獨立開展工作,深受用人單位好評。在第六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中,我校學子從全國9736名選手中勝出,獲得二等獎(全國總排名第九位),創(chuàng)下江西省大學生在此項比賽歷史上的最好成績;第十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我校兩名同學榮獲二等獎;2007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上,我校學子攬得十三枚金牌中的四枚;2008年國際性大賽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我校3位同學榮獲二等獎;第三屆“創(chuàng)新杯”全國未來飛行器大賽中,我校學生榮獲專業(yè)組二等獎和業(yè)余組二等獎;江西省第二屆大學生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中,我校學生作品“下水道清理機器人”和“自動清毒出筷機”獲得二等獎,在江西省首屆模具設計制作大賽中獲得團體和個人第一名,“CCTV”杯英語演講比賽江西省決賽中,我校兩位同學榮獲三等獎;(八)圓滿完成了教育部對我校的本科教學評估2008月,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對學校本科教學工作進行了實地考察評估,這是對我校半個多世紀學成果的全面檢閱,在學校黨委、行政的領導下,我們勝利完成了迎評促建的任務。專家組對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在19項評估二級指標中有18項獲得A級,項B級;在全部44個觀測點中有39項獲得A級,4專家組一致認為我校在56年的學歷程中,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以航空國防教育為載體,營造了獨特的育人文化環(huán)境,不斷地推動著大學生德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為造就大批服務基層、敬業(yè)奉獻的高素質人才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認為我校始終堅持知行合一、注重實踐的理念,精心打造實踐教學體系,形成了工程教學與工程訓練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整合實踐教學資源,構筑了以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核心的實踐教學平臺,強化了大學生的綜合工程能力訓練,為航空國防事業(yè)和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了一大批‘上手快、能力強’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形成了南昌航空大學人才培養(yǎng)的鮮明特色”。專家組充分肯定的這些成績和特色是學校今后推進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的寶貴資源和財富,我們應當繼續(xù)堅持和發(fā)揚。迎評促建過程中,全校上下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主人翁精神,高效率地完成了大量繁重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優(yōu)良的校風、學風,優(yōu)美的環(huán)境迎接教育部專家的到來;專家進校后,廣大師生員工充滿激情、奮發(fā)向上,把對學校的熱愛化作點點滴滴的細節(jié),以前所未有的精神狀態(tài)開展各項工作,給專家留下了良好印象。可以說,學校評建工作能夠取得優(yōu)秀成績,是學校黨委、行政正確領導的結果,也是全校廣大師生積極參與、無私奉獻、共同努力的結果。迎評工作的圓滿完成充分體現(xiàn)了我校師生團結拼搏的精神風貌,體現(xiàn)了高度的凝聚力和責任感,這是我們今后做好各項工作、保持學校不斷發(fā)展的強大基石。二、教學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兩年來,學校教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應看到,制約教育教學質量的問題仍然存在,教學工作還需進一步加強。一是教學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在大眾化高等教育的背景下,在向教學研究型大學目標邁進的過程中,我校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教學管理模式還存在不適應人才個性發(fā)展的問題;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還需進一步加強;專業(yè)的特色和品牌還需進一步打造;部分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還不能適應學生的需求;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改革還需進一步推進;教學改革的實效還有待提高。二是基礎理論教學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基礎課教學還存在不適應學生多樣化需要;部分基礎課對學生要求降低,教學水平不高;部分專業(yè)基礎課開設不規(guī)范等等問題,影響了學生對基礎理論的掌握。三是學生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精神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我校的人文科學素質教育課程還存在開出數量少,課程質量不高的問題,課外人文講座的開設不夠廣泛;大學生科技人文類社團活動開展還不夠普及,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方式和途徑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四是學風建設有等進一步加強。學校整體學習氛圍不夠濃厚,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缺乏,目標不明確,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和學風學紀教育有待進一步加強。補考率、重修率較高;留級學生的管理成為學風建設中的一大難題。三、對做好今后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一)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大眾化教育階段的教育觀和質量觀1999年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發(fā)展,2007年我國大學的毛入學率達到26%,早已步入國際公認的大眾化高等教育階段。因此,我們的教育觀念也必須隨之轉變。高等教育大眾化滿足了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為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資源,也提升整個民族的素質。同時,大眾化帶來的入學水平參差不齊也給大學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因此我們在教育方式上應該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充分體現(xiàn)靈活性和多樣性,為學生提供的學習選擇機會和自由發(fā)展空間,為學生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fā)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大眾化教育觀的核心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因此我樣在教學和管理中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和差異,逐步建立多樣化的教育教學體系,既要有利于具有天賦的精英人才脫穎而出,同時也要兼顧那些基礎較差,學生有困難的同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地得到發(fā)展。(二)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一要積極推進基礎課程的分級教學。大學英語、高等數學課程要在總結08級分級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繼續(xù)在09級全面開展分級教學。要建設好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機房,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良好條件。線性代數、計算機文化基礎等課程也要進行分級教學的試點。各專業(yè)學院要積極為部分優(yōu)秀學生開設選擇性的提高類課程,加強對優(yōu)秀學生的培養(yǎng)。二是要穩(wěn)妥推進教師掛牌上課,不斷完善學分制。要繼續(xù)穩(wěn)妥地擴大教師掛牌上課的范圍,除在部分公共基礎課進行試點外,要選擇部分專業(yè)基礎課程進行教師掛牌上課的試點,要不斷完善選課制度,使選課制度更適應學分制的要求。三是要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要在堅持傳統(tǒng)教學方法優(yōu)勢的基礎上,地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研究式等教學方法,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不斷提高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質量,積極開展網上答疑,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現(xiàn)教中心要切實做好教師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四是抓好課程考核工作的持續(xù)改進。鼓勵采用口試、答辯、撰寫論文和大型作業(yè)的方式進行課程考核。對公共基礎和專業(yè)基礎課程要堅持實行教考分離制度,嚴格考場管理。五要積極推進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要把知識傳授與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積極推進與企事業(yè)單位的產學研合作,不斷探索3+1,2+2等合作學模式。要加強在企事業(yè)單位建立實習實訓基地的工作,努力開辟大學生就業(yè)工作的新渠道。要積極開展與國外高校的合作,探索本科人才國際合作培養(yǎng)的新模式。高職學院要加強與航空國防企事業(yè)單位的合作,探索訂單式培養(yǎng)的新模式。六要加強教學改革研究工作,倡導和支持廣大教師開展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積極撰寫高水平教改論文,切實提高教學研究水平。要進一步抓好現(xiàn)有的重點教改項目,特別是省級重點教改課題,使之帶動人才培養(yǎng)改革的實踐,提高改革的實效和受益面。要積極組織申報各類教學改革成果,力爭在國家級獎勵上有所突破。(三)加強基礎課程的教學,提高基礎課程教學水平一是要加強基礎課程的教學建設,根據分類分級教學的要求,精選教學內容,使基礎課程的深度和廣度既符合本科教學要求,又能有所提高,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要求。要不斷研究基礎課的教法,積極開展教學法研究活動,堅持集體備課、作業(yè)批改和答疑等教學制度,做好題庫建設,在有條件的基礎課實行期中考試制度。二是要規(guī)范基礎課程的管理。針對部分專業(yè)基礎課分散開設的現(xiàn)象,有必要加強這類課程的管理。要堅持課程歸口管理,落實責任院系。責任院系要切實加強課程建設,選派教學水平高,責任心強的教師作為課程負責人,統(tǒng)一大綱,統(tǒng)一教材,統(tǒng)一要求,以確保專業(yè)基礎課程的質量。三是要加強基礎課的師資隊伍建設。要研究制定打造基礎課教學團隊的政策措施,鼓勵教師全身心投入基礎課教學和改革。要在職稱晉升、崗位聘任等方面對基礎課教師予以政策傾斜。(四)扎實推進“質量工程”一是要在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和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立項的基礎上,切實抓好三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和兩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使之成為教學的典范,充分發(fā)揮示范作用。同時積極做好同家精品課程、國家級名師、國家級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等方面的申報工作,爭取有所突破。二是要緊緊圍繞航空國防和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進一步打造專業(yè)特色與品牌,要牢固樹立專業(yè)的品牌意識,按照“人無我有、有人我優(yōu)、人優(yōu)我精”的要求做好專業(yè)的頂層設計,積極引進高水平師資,開展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切實增強人才的競開展課外講座活動,邀請各界名善教學指導和評價體系一是要堅持各級領導聽抓學風,全過程抓學風和全方位抓學風的思想認識,形成全校上下共抓學風的合力;要通過抓好上課、聽課、自習、作檢修杜絕“跑冒滴漏”現(xiàn)象、增加環(huán)保設施等一系列措施來提升員工的安全、環(huán)保意識和勞動防護水平,把安全和環(huán)保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南昌航空大學 物理實驗 分為平時分加考試那么 最后的考試是考什么 怎...

平時分占30% 考試占70%

考試不是考卷,是實際操作,也就是平時做過的那幾個試驗內容,基本都是電學的。光學沒考過(至少我那屆沒考)??记翱纯窗l(fā)的那本實驗書,基本沒問題。操作完成后要交一份類似于操作記錄之類的東西。

嗯就這樣了

尚華空乘 - 航空資訊_民航新聞_最新航空動態(tài)資訊
備案號:滇ICP備2021006107號-341 版權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網站地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不作為商用,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