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飛行結冰會帶來很多的問題甚至災難,那么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阻止飛機結冰現(xiàn)象的產生呢?自從出現(xiàn)因為飛行結冰而導致航空事故以來,人類就開始了對飛行防冰及除冰的研究。顧名思義
飛行結冰會帶來很多的問題甚至災難,那么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阻止飛機結冰現(xiàn)象的產生呢?自從出現(xiàn)因為飛行結冰而導致航空事故以來,人類就開始了對飛行防冰及除冰的研究。顧名思義,防冰的意思是防止飛行結冰,即在飛行過程中不允許產生結冰現(xiàn)象;除冰的意思是除掉飛行過程中所結的冰,即在飛行過程中允許產生一定程度的、不會嚴重影響飛行安全的結冰。那么什么時候進行防冰,什么時候進行除冰呢?
防冰一般是針對一些結冰會嚴重影響飛行安全的部位,當飛行過程中探測到結冰環(huán)境條件時,即開啟防冰系統(tǒng)對部件進行防冰工作,防止部件表面產生結冰現(xiàn)象。除冰一般是針對一些允許有少量結冰不會影響飛行安全的部位設置的,這些部位可以允許有適量的積冰,當結冰量達到除冰標準時,即開啟除冰系統(tǒng)進行除冰工作,除掉外表面的結冰,然后再關閉除冰系統(tǒng)。
飛機的防冰和除冰方式常用的有機械式除冰系統(tǒng)和加熱式防/除冰系統(tǒng)。機械式除冰系統(tǒng)是依靠機械力的作用去除表面結冰的除冰裝置,包括氣動帶除冰與電脈沖除冰兩類。氣動帶除冰系統(tǒng)是通過向膨脹管內充入壓縮空氣使其膨脹,從而令表面冰層破碎脫落以達到除冰的目的;電脈沖除冰系統(tǒng)是利用高能量的電脈沖作用在除冰部位的蒙皮上,使蒙皮產生一種振幅很小但頻率很高的振動,從而達到除冰目的。
加熱式防/除冰系統(tǒng)是目前使用最為普遍的防/除冰系統(tǒng)。按照加熱的熱源可將其分為熱氣防冰系統(tǒng)、電熱防/除冰系統(tǒng)及采用其它熱源的加熱式防冰系統(tǒng)。熱氣防冰系統(tǒng)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防冰系統(tǒng),熱氣來自于發(fā)動機的壓氣機引氣。當開啟防冰系統(tǒng)時,引氣閥門打開,熱空氣通過相應管路流到需要防冰的部件內側對部件進行加熱,從而達到防冰的目的。電熱防冰系統(tǒng)也是通過對部件進行加熱來達到防/除冰目的的,只不過其熱量來源是通過電能進行轉化的。電熱防/除冰系統(tǒng)不需要像熱氣防冰系統(tǒng)那樣布置復雜的引氣管路,也不需要考慮加熱時的流道設計,因此在系統(tǒng)布置方面較為簡單,并且易于實現(xiàn)加熱功率的有效控制,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設定防/除冰工作模式。此外有些航空發(fā)動機的部件由于尺寸較小,也有采用熱滑油來為其防冰提供防冰熱量的,通常此類系統(tǒng)會將發(fā)動機的高溫回油引入需防冰的部件內流道,在防冰的同時也降低了滑油的溫度,可謂一舉兩得。
首先,在一定溫度范圍內,地面靜溫10到-10度,空中總溫10到-10度,有充足水汽,飛機機翼甚至發(fā)動機就會積冰結冰。而當飛機飛至萬尺高空上遇云飛行,就很有可能在積冰條件下飛行了。其次,飛機是靠機翼翼型在空氣中流動產生壓強差而產生升力的,一旦機翼結冰,積冰增加了飛機的重量,改變了機翼翼型,飛機的性能會大大受到影響,情況嚴重可能使飛機急速下降。此時若不能除冰,可能導致飛機墜毀,所以在機翼上安裝除防冰系統(tǒng)是非常有必要的。飛機的防冰除冰裝置或辦法,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加熱防冰裝置。利用熱空氣或流體和電加熱系統(tǒng),使機翼表面溫度升高從而防冰。二是機械除冰裝置。利用橡皮囊膨脹來使得積附的冰層破碎脫離。三是化學防冰方法。飛行前利用除防冰液噴灑在飛機易積冰處,達到短暫的防冰效果。而科技也是在不斷更新與發(fā)展的,對于許多新型飛機來說,如同波音787,機翼防冰系統(tǒng)是有自動探測功能的。當探測到結冰條件,機翼的防冰系統(tǒng)也會自動開啟,向機翼前緣熱防冰墊供電。所以,當飛機進入積冰條件下飛行,飛行員也會意識到此時的飛行狀態(tài),采取措施例如人工將機翼防冰選擇至打開位,或聯(lián)系管制盡早改變高度脫離積冰區(qū)域,從而避免積冰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