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毫不客氣的說,只要俄烏戰(zhàn)爭結束,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援助也就結束了。不要希望幫你重建什么空軍海軍。
會的!目前制空權更重要,西方已經有所動作,比如把原東歐國家擁有的俄式飛機
毫不客氣的說,只要俄烏戰(zhàn)爭結束,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援助也就結束了。不要希望幫你重建什么空軍海軍。
會的!目前制空權更重要,西方已經有所動作,比如把原東歐國家擁有的俄式飛機提供給烏克蘭,而且提供越來越多的先進防空導彈。制海權方面似乎沒有什么消息……!
烏克蘭退出獨聯體,獨聯體還剩下幾個國家?
烏克蘭退出后,獨聯體還剩九個國家。俄羅斯已經基本放棄了獨聯體,轉而發(fā)展由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組織。
目前的獨聯體組織,就像歐洲中世紀的神圣羅馬帝國一樣,名義上仍然是一個獨立國家聯合體,但是實際上早已經名存實亡了。已經基本喪失了作為一個聯合體,在國際社會中的主體地位。
蘇聯解體的之前,按照葉利欽最早的想法,他是打算搞一個新蘇聯。也就是讓戈爾巴喬夫趕緊下臺,自己取而代之。由俄羅斯做主導,繼續(xù)領導前蘇聯的加盟國。
但是由于烏克蘭總統(tǒng)克拉夫丘克強烈反對,葉利欽為了盡早瓦解蘇聯,俄羅斯向烏克蘭和白羅斯妥協。后來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圖開會,十一個國家一致同意,才搞出了后來這個不倫不類的“獨聯體”組織。
所以,獨聯體先天不足,最開始它就不是一個緊密的政治經濟聯盟。只不過由于當時前蘇聯加盟國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的弱勢,不得已才抱團取暖。只要西方國家稍微搞點小恩小惠,這個組織很容易就會分裂。
資深的體育迷一定都記得,九二年的歐洲杯和巴塞羅那奧運會,獨聯體都參加了。當時獨聯體國家還是以聯合隊的名義參賽。在奧運會上繼續(xù)大放異彩,獎牌和金牌榜都是第一名。
蘇聯都解體了,還敢這么狂,還在威脅世界老大的影響力。
當時英美發(fā)現,雖然蘇聯已經解體。但是掌控獨聯體國家的政治勢力,仍然是前蘇聯的那幫老人。他們只不過給自己換了一副身份,本質上沒有什么改變。
這才有了后來的北約東擴,步步緊逼,徹底瓦解前蘇聯國家的計劃。
面對北約的東擴計劃,俄羅斯也無能為力。普京接替葉利欽之后,對獨聯體國家的要求非常簡單。退出獨聯體可以,不親俄也可以,但是不能親西方,如果脫離獨立體加入北約,那就不行。
第一個退出獨聯體的國家是土庫曼斯坦。它退出獨聯體給出的理由很冠冕堂皇,宣布自己為永久中立國,不參與任何政治聯盟。類似于瑞士。
但其實土庫曼斯坦一直有脫離俄羅斯控制的打算,但是怕俄羅斯報復。宣布成為中立國,不偏袒國際上任何一方的組織。俄羅斯默認了土庫曼斯坦的行為,沒有對它進行制裁。
(格魯吉亞喪失的領土)
第二個退出的是格魯吉亞。這個很多人都知道原因,北京奧運會期間,格魯吉亞總統(tǒng)薩卡什維利以為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在南奧塞梯主動挑事,被俄羅斯打成了豬頭。格魯吉亞吃了大癟,美國又不出兵幫他報仇。只得宣布退出獨聯體。
第三個退出的是烏克蘭。原因跟因為格魯吉亞一樣。烏克蘭以為得到了歐盟的支持,主動去招惹俄羅斯。結果被俄羅斯強行把克里米亞收回,歐盟抗議了幾聲后沒下文了,烏克蘭連個屁都不敢放,自己又不敢收回克里米亞,只能宣布退出獨聯體。
隨著土庫曼斯坦、格魯吉亞、烏克蘭三國的相繼退出,現在的獨聯體,名存實亡。
目前俄羅斯已經基本放棄了獨聯體,轉而不惜血本重點打造的是”歐亞經濟聯盟“。
俄羅斯將“親俄”的核心圈子縮小,只保留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白羅斯三國。另外吉爾吉斯坦和亞美尼亞于2015年加入歐亞經濟聯盟。塔吉克斯坦屬于觀察員,有可能加入。
(俄羅斯、白羅斯、哈薩克斯坦三國領導人)
所以,可以確定的是。獨立國家聯合體這個組織還會存在一段時間,但終究會被“歐亞經濟聯盟”所取代。
目前歐亞經濟聯盟的成員國就是親俄國家,不在這個組織內的獨聯體國家,都屬于仍然在觀望的階段。
全球唯一一個設在白羅斯境內的國際組織——獨聯體,在烏克蘭退出后,獨聯體還剩下9個國家,包括俄羅斯、白羅斯、摩爾多瓦、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所謂的獨聯體,名為獨立國家聯合體,實際上就是以俄羅斯為主導的假“蘇聯”,專門為蘇聯解體而設立。
1991年12月,在蘇聯帝國崩塌的前四天,蘇聯的主體加盟國俄羅斯與烏克蘭、白羅斯等國家發(fā)起成立獨聯體的倡議,讓各加盟國獨立,停止蘇聯的存在。果然,12月25日,蘇聯解體,獨聯體成了蘇聯的一個過渡組織。
獨聯體直到1994年,隨著摩爾多瓦的重新加入,成員擴大至12個,分別是: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白俄羅斯、格魯吉亞、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烏克蘭、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這12個國家全部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除了波羅的海三國除外。
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之所以沒有加入獨聯體,一來波羅的海國家在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時是被蘇聯武力逼迫的,并非主動愿意加入蘇聯;二來波羅的海三國的民族習慣更傾向于傳統(tǒng)歐洲,跟俄羅斯這類斯拉夫民族風俗有區(qū)別;三來波羅的海三國是蘇聯最早獨立出去的加盟共和國,跟俄羅斯他們不是一條心。
獨聯體運作以來,其主要作用是為了在成員國的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受到威脅時,能統(tǒng)一協調立場,采取相應措施。
它和蘇聯最大的區(qū)別就是蘇聯屬于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是聯合國的成員,蘇聯內部的加盟共和國相當于自治性質,不具備國家地位。而獨聯體僅僅是一個國際組織,各成員之間都是主權地位平等國家,互不隸屬。
不過,獨聯體和蘇聯也有一個相同點就是,兩者的核心國家仍是俄羅斯,某種程度上說,獨聯體有點像俄羅斯版的英聯邦。
1931年大英帝國在難以保住全球殖民地的利益之后,提出了建立英聯邦的國際組織,由英國為主導,以英國原自治領、殖民地為成員。英聯邦的各個成員互不隸屬,都是主權平等的國家,但他們在全球事務中基本都會支持英國的立場。
現在的獨聯體也是一樣,以俄羅斯為主導,以俄語為工作語言,定期召開成員元首會議,協調內部的問題。
當然了,獨聯體相對于英聯邦似乎更松散。不僅是因為獨聯體(9個)的成員比英聯邦(53個)的成員少,更是因為獨聯體越來越沒有存在的必要,有走進死胡同的風險,其內部問題不斷。
其一:成員退出組織較多:獨聯體從最初的12個,到現在還剩下9個,這其中有三個蘇聯加盟共和國退出了。首先是土庫曼斯坦,在2005年土庫曼斯坦就宣布把自己的獨聯體成員國地位改為準會員國,實際上是脫離了獨聯體的組織。
土庫曼斯坦作為中亞五個斯坦國之一,突然決定退出獨聯體的主要原因就是土庫曼斯坦的中立政策。1995年12月12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一項特別決議,決定賦予土庫曼斯坦永久中立國地位,隨后土庫曼斯坦國內又通過了永久中立國憲法。按照中立原則,土庫曼斯坦不能加入任何有(準)結盟性質的軍事、政治、經濟組織。
其次是格魯吉亞,于2008年宣布退出獨聯體,主要是因為當年爆發(fā)了俄格戰(zhàn)爭,由于格魯吉亞境內的南奧塞梯州單方面宣布獨立,格魯吉亞為了維護主權地位,決定軍事進攻南奧塞梯,而南奧塞梯背后有俄羅斯支持,在格魯吉亞快完成對南奧塞梯的占領時,俄羅斯突然出兵攻打格魯吉亞政府軍,從此格魯吉亞與俄羅斯的梁子便結下了。
同樣作為獨聯體成員,在格魯吉亞看來,俄羅斯不僅沒有幫助自己維護領土主權,竟公然分裂自己的領土,這是無法忍受的??墒歉耵敿獊啴吘垢觳矓Q不過大腿,那就只能退出俄羅斯主導的獨聯體。
最后是烏克蘭,于2018年宣布退出獨聯體,主要是因為自己的克里米亞半島并入了俄羅斯一事。在2014年烏東武裝沖突爆發(fā)以來,克里米亞通過公投選擇了加入俄羅斯版圖,徹底引爆了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兩國關系越走越遠。
要知道烏克蘭和俄羅斯同為獨聯體創(chuàng)始成員國,現在烏克蘭走出這一步,也是他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在烏克蘭看來,待在獨聯體組織里,已經不能起到維護領土主權完整的保障作用了。
其二:成員之間存在矛盾:因領土矛盾,原獨聯體成員格魯吉亞、烏克蘭相繼離俄羅斯而去?,F在又是因領土矛盾,獨聯體成員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兩國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大打出手。
2020年9月發(fā)生的納卡沖突,阿塞拜疆出動了無人機、導彈等大殺傷力武器跟亞美尼亞開戰(zhàn),導致4000多人死亡,使得阿塞拜疆成功控制了納卡地區(qū),讓亞美尼亞在國際上顏面盡失。
獨聯體組織的宗旨說好的是加強成員國之間的友好關系、維護成員國之間的領土完整,顯然在俄格戰(zhàn)爭、納卡戰(zhàn)爭中獨聯體都有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該組織對成員之間幾乎沒有約束力。
其三:成員綜合實力不強:獨聯體經濟實力最強、軍事實力最強的就是俄羅斯,俄羅斯在2019年的經濟總量排名第11位,緊隨俄羅斯之后的便是排名53位的哈薩克斯坦,可想而知獨聯體各成員的經濟有多弱。
再看看英聯邦組織的成員,比如英國、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西蘭都是世界主要經濟體,尤其是英國、印度、加拿大的經濟實力比俄羅斯經濟還強勁。
所以,從以上可以看出,獨聯體已經越來越沒有前景,它既不能給成員帶來好處,也不能解決成員之間的問題,實際上已經處于名存實亡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