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一、天問一號直播頻道?天問一號直播在CCTV13新聞頻道可以看直播二、天問一號有直播嗎?你好,天問一號沒有官方的直播,有次媒體直播三、慰問天問一號航天工作者作文?充分發(fā)揮兩彈一
一、天問一號直播頻道?
天問一號直播在CCTV13新聞頻道可以看直播
二、天問一號有直播嗎?
你好,天問一號沒有官方的直播,有次媒體直播
三、慰問天問一號航天工作者作文?
充分發(fā)揮兩彈一星精神,永攀科技高峰,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
四、天問一號故事?
天問一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研制的探測器,負責執(zhí)行中國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fā)射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天問一號于2021年2月到達火星附近,實施火星捕獲。2021年5月?lián)駲C實施降軌,著陸巡視器與環(huán)繞器分離,軟著陸火星表面,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開展巡視探測等工作,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電離層、磁場等科學探測,實現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深空探測將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fā)展,為服務國家發(fā)展大局和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五、天問一號口號?
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一定會是中國紅。
六、天問一號原理?
天問一號采用的是由液體火箭發(fā)動機提供反推力的方式來實施最后的減速,此方法已在嫦娥三、四、五號探測器落月過程中連續(xù)三次成功實施,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的7500N變推力發(fā)動機正是落月用變推力發(fā)動機的2.0版。
“之所以從1.0升級到2.0,是因為火星表面軟著陸的難度升級了。”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院長王萬軍說?;鹦桥c地球的距離為3億公里,信號還沒跑到地球,探測器已經“收工”了。對于身在遙遠異鄉(xiāng)的“小家伙”來說,這一段路得它自己操心,每一次推力的變化必須迅速、精準,發(fā)動機需要很“聽話”。
在著陸巡視器降落過程中,雷達等探測設備會像眼睛一樣盯著火星地面,測量它距離地面高度等參數,這些參數進入制導、導航與控制系統(tǒng),由這個睿智的“大腦”計算出對發(fā)動機的推力要求。發(fā)動機會按照預設的時序和實時的指令完成變推力調節(jié),讓著陸巡視器慢下來,最后以很低的速度穩(wěn)穩(wěn)落在火星表面。
火星表面軟著陸的另一個難點在于,月球表面近似真空,而火星表面有一層稀薄的大氣。在降落過程中,著陸器與火星表面的大氣會劇烈摩擦,為了防止被“燒糊”,著陸器上增加了一個防熱大底,原本可以“伸出去”的發(fā)動機被“兜起來”了。有限的艙體空間限制著發(fā)動機的尺寸,天問一號變推力發(fā)動機的高度比嫦娥三號變推力發(fā)動機要縮小超60%,推力等主要性能指標卻保持不變,“小個子”要爆發(fā)出“大能量”,這意味著發(fā)動機必須更結實。
天問一號能攜帶“乘客”的總重量是有限的。科研人員從發(fā)動機的原理入手,按照任務的需求和特點,對系統(tǒng)參數和總裝布局進行了優(yōu)化,既保證了功能,發(fā)動機重量還減少了2/3。
七、天問一號構造?
天問一號是中國發(fā)射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落地打開太陽帆板后,外形構造像一只展開翅膀的蝴蝶。
八、天問一號折紙?
1/7
在白紙中間寫上“天問一號”
2/7
在左側畫上一個衛(wèi)星
3/7
在右側畫上一顆行星
4/7
在左下角畫上一只火箭
5/7
在右下角畫上一位航天員
6/7
在中間涂畫一個文本框
7/7
在文本框內添加上對應的內容,手抄報就做好了
九、5月15天問一號中航天員是誰?
天問一號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fā)射升空 ,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天問一號于2021年2月到達火星附近,實施火星捕獲。2021年5月15日擇機實施降軌,著陸巡視器與環(huán)繞器分離,軟著陸火星表面,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開展巡視探測等工作 ,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電離層、磁場等科學探測,實現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 。里面沒有搭乘航天員。
十、天問一號取名含義?
“天問”這兩個字來自于屈原的長詩,這個名字含義非常豐富,并不局限與這次對火星的探測。將來對于其他天體的探測,一樣也可以用這個名字,序列號往下排就行了。所以,我們從這個名字的改變就可以看出我們中國人的志向已經不限于火星這個近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