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航空概論考試題》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航空專業(yè)面試常見問題有哪些
2、航空航天知識競賽題目100道
3、小學生航天知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航空概論考試題》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航空專業(yè)面試常見問題有哪些
- 2、航空航天知識競賽題目100道
- 3、小學生航天知識問答題
- 4、我要航空航天科普知識競賽的試題(要選擇40道)
- 5、關于航天或航空的知識問題,詳細一點的呀
- 6、求航空服務專業(yè)有關于飛機常識的選擇題四道
航空專業(yè)面試常見問題有哪些
問題一:“請你自我介紹一下”
思路:
1、這是面試的必考題目。
2、介紹內容要與個人簡歷相一致。
3、表述方式上盡量口語化。
4、要切中要害,不談無關、無用的內容。
5、條理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6、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寫好背熟。
問題二:“談談你的家庭情況”
思路:
1、況對于了解應聘者的性格、觀念、心態(tài)等有一定的作用,這是招聘單位問該問題的主要原因。
2、簡單地羅列家庭人口。
3、宜強調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
4、宜強調父母對自己教育的重視。
5、宜強調各位家庭成員的良好狀況。
6、宜強調家庭成員對自己工作的支持。
7、宜強調自己對家庭的責任感。
問題三:“你有什么業(yè)余愛好?”
思路:
1、業(yè)余愛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應聘者的性格、觀念、心態(tài),這是招聘單位問該問題的主要原因。
2、最好不要說自己沒有業(yè)余愛好。
3、不要說自己有那些庸俗的、令人感覺不好的愛好。
4、最好不要說自己僅限于讀書、聽音樂、上網(wǎng),否則可能令面試官懷疑應聘者性格孤僻。
5、最好能有一些戶外的業(yè)余愛好來“點綴”你的形象。
問題四:“你最崇拜誰?”
思路:
1、最崇拜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應聘者的性格、觀念、心態(tài),這是面試官問該問題的主要原因。
2、不宜說自己誰都不崇拜。
3、不宜說崇拜自己。
4、不宜說崇拜一個虛幻的、或是不知名的人。
5、不宜說崇拜一個明顯具有負面形象的人。
6、所崇拜的人人最好與自己所應聘的工作能“搭”上關系。
7、最好說出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哪些品質、哪些思想感染著自己、鼓舞著自己。
問題五:“你的座右銘是什么?”r 思路:
1、座右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應聘者的性格、觀念、心態(tài),這是面試官問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
2、不宜說那些醫(yī)引起不好聯(lián)想的座右銘。
3、不宜說那些太抽象的座右銘。
4、不宜說太長的座右銘。
5、座右銘最好能反映出自己某種優(yōu)秀品質。
6、參考答案——“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
問題六:“談談你的缺點”
思路:
1、不宜說自己沒缺點。
2、不宜把那些明顯的優(yōu)點說成缺點。
3、不宜說出嚴重影響所應聘工作的缺點。
4、不宜說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點。
5、可以說出一些對于所應聘工作“無關緊要”的缺點,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點,從工作的角度看卻是優(yōu)點的缺點。
航空航天知識競賽題目100道
國際空間站的成員國是哪些國家?
國際空間站的成員國有: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日本、意大利、巴西和歐洲太空總署ESA(它的成員國是比利時、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英國、丹麥、西班牙、葡萄牙、瑞士、愛爾蘭、奧地利、挪威和芬蘭)。
太空站圍繞地球飛行一圈大約花費多長時間?
它被稱為軌道周期(通常以希臘第十九個字母識別),時間長度與太空站的軌道高度有關。如果太空站的實際高度大約是500公里或312英里的話,預計太空站圍繞地球一周期的時間是94.56分鐘。
這里介紹如何計算這個周期:首先你要確定在這個高度軌道的速度,軌道半徑(地球軌道半徑是6378公里,軌道高度是500公里,合計是6878公里),除以0.00981,然后計算結果的平方根,最后乘以地球半徑。你就得到國際空間站的速度是7.617公里/秒。
接著,你要計算每次軌道飛行的距離,即空間站軌道的圓周長度,先乘以π(= 3.14156),乘以軌道半徑(6878),再乘以2,結果國際空間站是43,216公里。最后,你將以長度除以速度得出時間:43,216公里÷7.617公里/秒=5674秒,或是94.56分鐘。
是否可以采用旋轉太空站的某一部位來產生人造重力?
是的,在太空中通過旋轉某個部位可以產生向外的、近似重力的離心力,這就是“人工重力”。
但是,國際空間站上不會采用這種旋轉方法創(chuàng)造人工重力,原因是:(1)建造國際空間站的主要目的是維持科學和技術研究所需的失重環(huán)境,不需要它旋轉;(2)達到上述目的需要有特殊的旋轉接合裝置和密封裝置,這是非常復雜、繁重和高費用的。(3)旋轉部位必須
設計更加堅固,使得它的重量增加;(4) 帶有旋轉部件的空間站對物體的不平衡是十分敏感的:它會像一個不平衡的輪胎開始搖晃起來,為了防止它的搖晃,必須增加附加的載荷;非旋轉部位的搖擺影響了空間站上的研究。(5)在國際空間站這樣短半徑里產生的人工重力對人的內耳的運動/方位感覺器官是一種不舒服的刺激,例如它產生的科里奧利力和加速度可以刺激人的內耳。但是,在國際空間站的一個艙(CAM)里,有一個2.5米臂長的離心機,可以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研究在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的不同階段重力所起的作用。這些研究對于今后長期和遠程飛行中人工重力的應用是十分有意義的。
航天員有武器可以抵御外太空的敵人嗎?
無論是國際太空站還是我們的其他航天飛機上都沒有武器,航天員是和平的使者。
如果在太空中發(fā)現(xiàn)太空服有個洞,如何修補它?
如果在艙外活動的時候航天服上突然穿孔,如果孔達1/8英寸大,會出現(xiàn)突然氧供應降低,但是它可以維持航天服30分鐘的充氣狀態(tài),在這段時間里,航天員有足夠的時間返回航天器里。因為座艙中的航天服是有備份的,可以用其他航天服取代有問題的航天服,有孔的航天服拿回地球分析,檢測,一切合格后重新使用。
太空站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國際太空站大部分材料是鋁,更確切的說:鋁合金。
航天員在太空站上執(zhí)行一般任務要待多長時間?
大多數(shù)在國際空間站上的航天員停留的時間是90天左右——那是目前制定的“航天輪班”時間。因為各種原因其中的某些航天員會提前回來,有些航天員可能會呆很長時間,特別是那些在太空從事長期工作和生活對人影響的研究人員,以及那些準備進行人類火星探險的航天員。
如何在太空淋浴,水是如何得到的?
早在太空實驗室(美國宇航局在1973/74年的實驗太空站)任務中,航天員已經(jīng)可以在太空中淋浴了。因為失重,水滴是在空中自由漂浮的,而且漂得到處都是,粘附在太空站座艙內的所有物體表面,包括電子設備表面。這樣,太空中個人淋浴間內有一個特殊的圍欄,一些柔軟的窗簾形狀隔斷,可以將人完全關在里面。然后你可以使用一個柔軟管尾部的噴頭淋浴。
漂浮的水滴形成一層朦朧的薄霧,可以用像真空吸塵器那樣的抽水泵將物體表面的水滴吸干,除非它是附在人體表面。由于缺少重力,水滴不會向下落,航天員在洗浴時不得不將皮膚上的水滴抹去,但是水反而更加頑固的粘在皮膚上,不得不用毛巾來擦水滴,甚至用力刮去象防曬油的一層物質。
國際空間站上的居民可以是一對夫婦嗎?
空間站的一個主要目的是為參與空間站項目的國家提供科學和工藝結果。挑選參與飛行任務的航天員將根據(jù)在六個實驗室完成工作的情況作為標準。航天員將來自15個參與空間站建設的成員國,包括有:美國、加拿大、日本、意大利、比利時、荷蘭、丹麥、挪威、法國、西班牙、德國、巴西、瑞士和俄羅斯??臻g站上的居民可能是一對夫婦,這將取決于他們是否都是這一領域的專家,及他們是否符合航天飛行任務的要求。
空間站上的航天員是否有年齡限制?
美國宇航局對它的航天員沒有年齡限制。實際上,研究結果表明太空飛行對于年紀大的人不會產生太大壓力,因為他們的身體中的器官經(jīng)過長期的鍛煉變得更加容易適應。NASA在選拔航天員時的要求是:
a.取得自然科學、數(shù)學或工程學領域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者;
b.有卓越的工作能力,特別是最近參加過太空飛行的人更受歡迎。
地球軌道周圍的的各種碎片和垃圾對空間站有什么威脅?
美國宇航局正在關注空間站有可能遭到微流星體和太空碎片的襲擊,盡管從理論上講這種情況發(fā)生的可能性很小。但美國還是一直制定了將航天飛機所攜帶的垃圾和碎片回收的政策。俄羅斯現(xiàn)在也制定了相似的政策。其他國家在這方面的合作也有很大進展。所以空間站的軌道平面上很少出現(xiàn)人工材料的垃圾。
然而,為防萬一,國際空間站要設計能承受小物體穿透空間站保護墻的措施。同時,地面雷達可以探測到大的飛行物,這樣就會有充足的時間通知空間站,避免險情的發(fā)生。
航天器的返回過程是怎樣的?怎樣才能確保返回的安全與平穩(wěn)?
航天器的返回過程與發(fā)射過程實際上是一對逆過程。發(fā)射過程是航天器從地面經(jīng)加速穿過大氣層而進入其運行軌道的過程;而返回過程則是航天器從運行軌道經(jīng)減速到達地面的過程。航天器的返回過程大致可分為調姿段、制動段、過渡段、再入段及著陸段五個階段。調姿段是指航天器在原運行軌道上調整姿態(tài),形成制動狀態(tài)。制動段是指制動發(fā)動機點火工作,航天器脫離原運行軌道,進入過渡軌道。過渡段是指航天器在過渡軌道上基本作無動力慣性飛行,這是進入大氣層前的階段。再入段是指從進入大氣層到距地面10-20公里高度的一段軌道。這一段是返回軌道的重點,航天器在再入段要經(jīng)受高溫和較大過載的考驗。航天器再入時的軌道在再入走廊范圍內時,就能在地球表面降落并保證過載和起動加熱不會超過安全值。
降落段是指當返回器降落到10~20公里高度時具有亞聲速級的速度,即200米/秒左右,此時應采取進一步的減速措施以使返回器安全地在地面著陸。返回器著陸的方式可分為垂直著陸和水平著陸兩種,除航天飛機外絕大多數(shù)返回器采用垂直方式著陸,這種方式采用的是降落傘系統(tǒng),我國的“神舟”系列飛船采用的就是這種方式。
進入太空要花費多長時間?
航天飛機從發(fā)射、經(jīng)過脫離外部罐和固體火箭,到以所謂的軌道速度到達地球軌道,大約要8.5分鐘,所以它要不停的圍繞地球轉動。
小學生航天知識問答題
問:在太空中漂浮很有意思嗎?
答:航天員們都認為一旦適應微重力環(huán)境后,在太空中漂浮是非常有趣的。順便說一下,科學家們不喜歡將微重力稱為零重力,這是因為除非你正好站在圍繞地球做自由落體運動太空船的中心位置,此外你就不可避免的受到來自微小的加速度和潮汐的影響,即使它們的作用很小,只有地球引力的百萬分之一,我們也不能認為它是無重力或0重力。這就是我們?yōu)槭裁捶Q之為失重的原因。
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下生活是很有趣,不同人的感覺也不同。第一次參加太空飛行的航天員,在進入太空后的頭兩三天,約有30%-40%的人出現(xiàn)“空間適應性綜合癥”(它是運動病中的一種),其他人不會出現(xiàn)這種癥狀。血液流向上身,使鼻竇和舌充血,影響人的感覺,一周左右的時間,航天員體內就會出現(xiàn)適應失重的反應。
在失重情況下,脊椎由于沒有重力的作用而變長了,使得人變高了(長高1-2英寸)。在失重情況下,當所有的肌肉放松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大腿輕輕的向上抬起,胳膊向前方舒展開,身體略微弓著,仿佛是在水中一般。由于沒有“上”或“下”的感覺,需要依靠別的標志來確定“上”和“下”,在航天飛機內部設計時,考慮用天花板和地板的不同來定位。
在微重力的情況下,航天員常常產生錯覺。當航天員告訴自己的大腦哪個方向是“上”,它立刻會認為那是錯覺。這樣,在太空定位、轉移或運動等感覺與在地面上不一樣。在太空行走是非常輕松的,航天員很快就習慣到處行走和用固定足的方法將自己固定在空間站上。穿上航天服在太空中行走變得困難得多,這是因為工作服體積大,就像套上一個氣球,視覺和觸覺都受到了限制。
我要航空航天科普知識競賽的試題(要選擇40道)
1.凡在地球表面 高度以下的稠密大氣層內飛行的各種器,統(tǒng)稱航空器。
2.航天器種類繁多,分為 (人造地球衛(wèi)星、空間探測器)和 (載人飛船、空間站、航天飛機、無人飛船)兩類。
3. 具有通信距離遠、容量大、信號質量好、可靠性高和機動靈活等優(yōu)點,因此在遠距離通信、數(shù)據(jù)網(wǎng)絡、電視教育、數(shù)據(jù)采集、電子郵件、政府行政管理、應急救災、遠程醫(yī)療、航海通信、個人移動電話等各種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4.中國古代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的風箏 、火箭、孔明燈、竹蜻蜓等飛行器械,被認為是現(xiàn)代
的雛型。
5.航空事務處出版的 月刊是中國最早的航空刊物。
6.“神舟一號”飛船 年成功發(fā)射。
7.2003年10月15號上午9時整,中國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神舟5號發(fā)射升空,并且準確進入預定軌道,中國第一位宇航員 被順利送上太空。中國成為世界上第
個有能力將宇航員送上太空的國家。
8.蘇聯(lián)宇航員 ,“東方號”的唯一乘員,作為第一位飛上太空的人而永載史冊,他是到太空旅行的第一人。
9. 年 7月22日22時5分20秒這一時刻,宇航員阿姆斯特朗走出登月艙,在月面上踏出人類的的第一個腳印。
.........
10、神舟5號飛船是哪年哪月發(fā)射成功的?
11、神舟5號飛船由哪幾部分組成?
12、發(fā)射神舟號飛船的是哪種型號的運載火箭?
13、中國是世界上第幾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14、乘坐神舟5號飛船的是哪位航天員?
15、為什么在太空中兩個人面對面說話彼此也聽不見?
航天科普知識競賽試題
16、宇宙航行的第一階段是:( )
A.、航天階段;
B、宇航階段;
C、航空階段。
17、已飛出太陽系行星軌道的探測器有:( )
A、“先驅者”10號和11號;
B、“旅行者”1號、2號;
C、“先驅者”10號和11號及“旅行者”1號、2號。
18、航天是指:( )
A、人類在天空中的活動;
B、人類在地球大氣層以外,太陽系范圍以內的活動;
C、人類沖出太陽系到銀河系甚至河外星系的活動。
19、“神舟六號”飛船升空時間是:( )
A、2005年10月12日9時;
B、2005年10月17日4時33分;
C、2003年10月13日4時13分。
20、“神舟六號”飛船是借助長征二號哪種型號的火箭發(fā)射升空的( )
A、A型;
B、F型;
C、H型。
關于航天或航空的知識問題,詳細一點的呀
6月18日 14:22 中國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改革開放激發(fā)了各行各業(yè)的活力,使中國的生產力不斷得到發(fā)展。一個個新興城市拔地而起。一項項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開發(fā)。一個個大型工程得到峻工。一個個超大型企業(yè)正在迅速成長。中國長得高了,長得壯了。不再是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那種積貧積弱,不再是六七十年代那種貧困落后!
而今日早晨神六飛船的成功的發(fā)射升空,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fā)展的又一重大成果!
是改革開放,我們國家恢復了高考,培養(yǎng)了一大批在創(chuàng)新素質和能力的優(yōu)秀知識分子,在老一輩科技人員的知識已經(jīng)明顯老化的情況下,這些中青年知識分子毅然挑起重擔,承擔起航空航天的開發(fā)研究的重任。是改革開放,大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力更生能力,為神州飛船的研制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是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用更加開闊的視野看世界,主動吸收世界科學技術最新成果,推動我們的航空航天事業(yè)的新發(fā)展。是改革開放,從根本上否認了“知識分子是臭老九”、“知識越多越反動”的錯誤口號,落實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政策,為知識分子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促進了航空航天專家才能的發(fā)揮。是改革開放,進一步樹立了中國人民的自信,推動了載人航天工程重大決策的制定。
改革開放是二十多年來中國社會進步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同樣,也是中國航天事業(yè)不斷取得新的成果的根本動力!
毋須諱言,當前中國的社會發(fā)展,還存在著許多問題。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不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高,人的權利和自由得不到充分尊重。對于社會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說到底,要靠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任何走回頭路的做法,都是沒有出路的。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開放中不斷變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國人民,必定能突破當前社會發(fā)展中的復雜矛盾,使中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更大成果。我們也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的航空航天事業(yè),必定能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成長,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做出更大貢獻!
求航空服務專業(yè)有關于飛機常識的選擇題四道
人在35000英尺高度有效知覺時間約為( C?。、5-10分鐘 B、2-3分鐘 C、30秒鐘 D、15秒鐘 飛行中機艙內氣壓的變化是發(fā)生壓耳的基礎。A A、正確 B、錯誤 聾啞旅客登機后,乘務員主動向他們示意安全帶的使用方法和( B)的位置。A、座椅調節(jié)、閱讀燈、呼叫鈴、耳機和按鈕 B、座椅調節(jié)、閱讀燈、呼叫鈴、廁所 C、座椅調節(jié)、呼叫鈴、耳機和按鈕、廁所 D、閱讀燈、呼叫鈴、耳機和按鈕、廁所 當客艙中廣播出現(xiàn)故障時,最佳解決的方案是(a )。 A、使用麥克風進行廣播 B、對客艙大聲朗讀 C、可全程不廣播 D、由機長擔任廣播 在同一航班上限有導盲犬的盲人乘客為(a )名。A、1 B、2 C、4 D、無數(shù)量限制 擔架旅客通常應先上飛機,如擔架隨機,應將病人及擔架安排在( b)。A、普通艙左側最前3排 B、普通艙左側最后3排 C、公務艙左側最后2排 D、空座位上 乘務員在遇嚴重傷病旅客時( a)。A、及時報告機長 B、立刻給旅客吸氧 C、召集其他旅客過來幫忙 D、可以移動旅客以下描述緩慢型失壓正確的是(a )A、緩慢型失壓是指逐漸失去客艙壓力 B、緩慢型失壓指是指迅速失去客艙壓力 C、緩慢型失壓通常發(fā)生一分鐘之內 D、緩慢型失壓可能是因為金屬疲勞,炸彈爆炸或武器射擊而引起的密封破裂 飛機失壓后乘務員必須馬上戴上氧氣面罩并固定住自己,以下描述錯誤的是( c)A、就近找空位坐下,并系好安全帶。 B、直接坐在旅客身上,讓他將自己抱緊。 C、不管多遠必須回到自己的乘務員座位坐好,并系好安全帶。 D、直接蹲在地上,抓住行李檔桿。
關于《航空概論考試題》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