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航天飛機理應屬于航天事業(yè)的高端層次!
隨著“阿特蘭蒂斯”號升空,美國航天飛機項目即將畫上句號。服役30年來,航天飛機為美國乃至全人類的太空探索做出了巨大貢獻,其在而立之
??航天飛機理應屬于航天事業(yè)的高端層次!
隨著“阿特蘭蒂斯”號升空,美國航天飛機項目即將畫上句號。服役30年來,航天飛機為美國乃至全人類的太空探索做出了巨大貢獻,其在而立之年被“勒令退役”,原因是多方面的。
居高難下的成本
像火箭一樣發(fā)射,像飛機一樣著陸,航天飛機可謂二者的“雜交體”。
??它既可以作為“太空巴士”運送宇航員,又可以作為“太空卡車”運送大量貨物。然而,這種多功能性也意味著高成本——運送宇航員的安全要求導致巨大的成本;而運送空間站組件或太空望遠鏡等大質(zhì)量有效載荷則需要更多動力和燃料,也意味著成本大增。最終,航天飛機成本居高不下。
??
事實上每架航天飛機有3500多個分系統(tǒng)、250多萬個部件,每次僅發(fā)射費用就為5億美元,還不計入分攤的設(shè)計制造成本。美國媒體的統(tǒng)計顯示,考慮通脹因素之后,美國花在航天飛機項目上的資金總額已超過登月、制造原子彈和開鑿巴拿馬運河的總和。
最初設(shè)計航天飛機的“賣點”是它每周都能發(fā)射,前往太空將非常安全且便宜。
??但事實上,自1981年投入運行以來,美國航天飛機每年最多飛行9次,遠低于當初設(shè)想的每年飛行50次。
變幻莫測的風險
如果航天飛機能以高成本安全運行倒也說得過去,但事實上航天飛機難言安全。1986年1月28日,“挑戰(zhàn)者”號在升空70余秒后爆炸;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在返回地面過程中空中解體,兩次災難中有14名優(yōu)秀宇航員遇難。
??美國服役的5架航天飛機目前只剩下3架,此前共飛行了134次,相當于每67次飛行就有一次失事。如果按單位里程的死亡率,航天飛機的危險性比噴氣式飛機高約138倍。
專家認為,航天飛機沒有逃逸系統(tǒng),實行人貨混運,既復雜又昂貴,“挑戰(zhàn)者”號和“哥倫比亞”號的失事證明,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都遠低于相對簡單的載人飛船。
??由于設(shè)計先天不足,航天飛機所做的改進只能是工藝上的,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改弦易轍的政策
停飛航天飛機的決定在美國前總統(tǒng)布什任內(nèi)就已確定。布什希望美國宇航員能重返月球,最終能登陸火星。要實現(xiàn)這些目標,捉襟見肘的航天局只能放棄每年耗資約40億美元的航天飛機項目。
??
奧巴馬上任以來,美國又放棄重返月球計劃。他希望美國航天局能制造大推力火箭,將宇航員送往小行星,最終前往火星。他鼓勵美國私人企業(yè)開發(fā)運送宇航員的“太空巴士”,并使其具備將貨物送往空間站的能力,還希望美國航天局將精力放在新技術(shù)的研發(fā)上,為今后的深空探索做準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