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欧美手机黄色网址,日本九九精品一区二区,加勒比五月天性色视频在线,一个人看的片免费高清www,欧美αv,成年动漫在线精品视频

當前位置:  > 航空百科

華信航空機隊

作者: 發(fā)布時間: 2022-09-22 20:01:31

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華信航空機隊》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香港有多少個航空公司可以直飛加拿大?


2、立榮航空和華信航空 飛機哪個安全


3、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華信航空機隊》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香港有多少個航空公司可以直飛加拿大?

香港地區(qū):

有六家民航運輸企業(yè):

國泰航空公司(CATHAY PACIFIC):成立于1946年,1948年7月1日開始運營,目前是香港地區(qū)最大的航空公司,其在國際民航界也極具影響力,是“寰宇一家”航空聯(lián)盟的發(fā)起者。

2006年6月,國泰航空與太古集團、中國國航、中航興業(yè)與中信泰富等達成協(xié)議,對國泰航空、港龍航空、中國國航股權進行調整,重組結束后,太古擁有國泰40%的股權,國航及其附屬公司中航興業(yè)有限公司將合共持有國泰航空17.5%的股權。

運營基地:香港赤臘角國際機場

IATA/ICAO代碼:CX/CPX,CPA

機隊資料:(截止2006年12月底),目前運營著100架大型民航飛機。

波音747系列共38架;其中B747-200F型8架,B747-400型21架,B747-400F型9架;

波音777系列共17架;其中B777-200型5架,B777-300型12架;

空中客車330/340系列共45架,其中A330-300型27架,A340-300型15架、A340-600型3架。

注:部分飛機處于停場狀況,等待或正在進行客貨機改裝。

港龍航空公司(DRAGONAIR):成立于1985年5月,同年7月開始運營。作為以香港為基地的地方性航空公司,港龍目前主要經營香港至內地及臺灣地區(qū)的航線,2006年6月,國泰航空與太古集團、中國國航、中航興業(yè)與中信泰富等達成協(xié)議,國泰航空全資收購港龍航空,根據協(xié)議,港龍將保持自有品牌至少6年。

運營基地:香港赤臘角國際機場

IATA/ICAO代碼:KA/HDA

機隊資料:(截止2006年12月底),目前運營著39架大中型民航飛機。

其中6架B747-2/3/400F;(租用中華航空1架B747-400F)

10架A320-200、6架A321-200、16架A330-300

注:部分A320、A330客機濕租給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運營。

近期機隊消息:

2006年6月:退租一架空客A320-200,注冊號B-HSF

華民航空公司

(AIR HONG KONG)

原由國泰航空公司控股,2002年10月9日,敦豪(DHL)全球快遞公司與國泰航空達成協(xié)議,DHL收購香港華民航空公司三成股權。根據規(guī)劃,公司將形成以香港國際機場為基地,為亞洲主要城市提供快遞服務的航空網絡。

機隊資料:(截止2006年12月底),目前運營著8架大型貨機。

8架均為A300F;

運營基地:香港赤臘角國際機場

香港航空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30日,前身為中富航空(CR AIRWAYS LIMITED)于2001年由香港葉長青家族獨資創(chuàng)立,是繼國泰、港龍后第三家在香港注冊的航空公司。該公司最初主要提供來往香港與珠三角地區(qū)短途直升機服務,2003年6月獲準拓展新業(yè)務,開辦香港至內地及東南亞支線的包機支線航空服務,2005年1月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

2006年5月,中富航空股權發(fā)生重大變化,葉長青家族將其香港中富航空公司全部股權轉讓,其中45%由海南航空公司(Hainan Airlines)大股東新華控股所持有,另外55%股份則由新華控股董事蒙建強持有。2006年9月30日,正式更名為香港航空有限公司(HONG KONG AIRLINES LIMITED)

機隊資料:(截止2006年12月底),目前運營著6架中小型客機。(直升機情況未列入)

運營基地:香港赤臘角國際機場

IATA/ICAO代碼:N8/CRK

近期機隊消息:

2005年12月:與波音公司達成協(xié)議,將現有機隊中的CRJ200和CRJ700替換為波音737-800,在未來五年內引進40架波音客機,包括30架波音737-800和10架787。

港聯(lián)航空前身為港聯(lián)直升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2002年港聯(lián)航空拓展業(yè)務至珠江三角洲,成為唯一一家提供香港、澳門及深圳三地之民航直升機營運商。一直提供著多元化的直升機服務。2005年4月獲準開辦香港至內地城市的支線航空服務,2005年9月正式投入運營。

2006年8月,中國海南航空入股港聯(lián)航空,控制其45%的股份。

機隊資料:(截止2006年12月底),目前運營著4架小型支線客機。(直升機情況未列入

甘泉香港航空有限公司于2005年2月宣布成立,主要股東為經營房地產的甘泉國際企業(yè)有限公司主席李卓民夫婦,甘泉航空是香港首家廉價航空公司外,更是全球首家提供長途航線的廉價航空公司。為盡量降低成本,除運輸業(yè)務外,公司其他大部分業(yè)務都會以外包形式完成,其中航機維修由香港飛機工程公司(HAECO)負責。2006年10月25日正式投入運營。

機隊資料:(截止2006年12月底),目前擁有2架大型客機,尚未投入運營。

運營基地:香港赤臘角國際機場

澳門地區(qū):

有兩家民航運輸企業(yè):

澳門航空公司: 成立于1994年9月13日,1995年11月9日開始運營。由中國航空公司控股,擁有51%的股份,其他股東還有葡萄牙航空公司、澳門旅游娛樂公司及臺灣長榮航空公司等。公司主要運營澳門至內地及臺灣地區(qū)航線,臺灣旅客是其主要客源

運營基地:澳門國際機場

IATA/ICAO代碼:NX/AMU

機隊資料:(截止2006年12月底),目前運營著18架中型民航飛機。

其中1架A300,1架A320,7架A321,5架A319,同時還租賃4架A300F

非凡航空公司

非凡航空前身為澳門鷹揚航空服務有限公司轄下的WOW!Macau,由于與國際貨運品牌“WOW”沖突,于2005年12月9日更名為Viva Macau,并宣布正式成立,非凡航空是一家低成本廉價航空公司,已與相關方面達成協(xié)議,不會開航中國內地城市與澳門航空競爭,將主要提供低廉的中長途航線。計劃于今年10月底正式啟航,近期將租用波音767運營。

機隊資料:(截止2006年12月底),目前擁有2架中型客機,尚未投入運營。

運營基地:澳門國際機場

機隊消息:

將租用2架波音767開航,并與波音公司達成協(xié)議,訂購12架波音787-800型客機,正式交付前,將向非凡航空低價出租同等數量的波音767投入運營。

臺灣地區(qū):

主要有六家民航運輸企業(yè):

中華航空公司(CHINA AIRLINERS):成立于1959年,目前是臺灣地區(qū)最大的航空公司,目前還擁有全球最大波音747-400全貨機機隊

運營基地:臺北中正國際機場

IATA/ICAO代碼:CI/CAL

機隊資料:(截止2006年12月底),目前運營著66架大中型民航飛機。

波音747系列共32架;其中B747-400型15架,B747-400F型19架(另有1架濕租給港龍航空公司);

波音737-800共12架;

空中客車300-600R共1架,

空中客車330-300共12架

空中客車340-300共6架。

長榮航空公司(EVA AIR):1989年4月7日,由長榮集團成立長榮航空公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7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憑借長榮集團在航運界的雄厚基礎和資金支持,發(fā)展速度較快。

運營基地:臺北中正國際機場

IATA/ICAO代碼:BR/EVA

機隊資料:(截止2006年12月底),目前運營著46架大型民航飛機。

波音747系列共18架;其中B747-400型15架,B747-400F型3架;

波音MD11F型10架

波音777共4架;

空中客車330-200共11架

波音MD90-30客機3架

華信航空公司(MANDARIN AIRLINERS):華信航空成立于1991年6月1日。是由中華航空公司及和信集團共同投資設立,所以定名為華信。 主要目的是開辟中華航空公司由于政治因素而無法執(zhí)行的航線,所以,成立當年即開辟臺北直飛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際航線。

1992年10月31日,和信集團撤資,華信航空成為中華航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但人事、財務等完全獨立。1999年8月8日,華信航空與主要經營臺灣島內航線的國華航空(FORMOSA AIRLINES)合并。

目前由于中華航空公司性質發(fā)生某些變化,已更換敏感標志,某些長程國際航線又轉交由中華航空公司運營。華信航空主要經營臺灣島內航線、東南亞、日本地區(qū)國際航線。

運營基地:臺北中正國際機場

IATA/ICAO代碼:AE/MDA

機隊資料:(截止2006年9月底),目前運營著16架中小型民航飛機。

空中客車340-300共1架;(政治原因租用,原屬于中華航空)

波音737-800共2架;

FK50渦輪螺旋槳支線客機共5架

FK100渦輪風扇支線客機共6架,

另有租賃立榮航空公司Dornier228渦槳支線客機2架。

復興航空公司(TRANSASIA AIRWAYS):1951年成立,目前主要經營臺灣島內航線、與內地如廈門、上海航空公司聯(lián)營澳門中轉航線。

運營基地:臺北松山機場

IATA/ICAO代碼:GE/TNA

機隊資料:(截止2006年9月底),目前運營著17架中小型民航飛機。

其中3架A320,5架A321,9架ATR72系列。

立榮航空公司UNI AIR:立榮航空公司的前身是馬公航空公司,成立于1988年8月1日。1996年3月8日,為了調整市場形象以及業(yè)務拓展的需求,正式更名為立榮航空。

1998年7月1日起,立榮航空正式與大華航空及臺灣航空合并。目前只經營臺灣島內航線

運營基地:高雄小港國際機場

IATA/ICAO代碼:B7/UIA

機隊資料:(截止2006年9月底),目前運營著17架中小型民航飛機。

MD90-30型6架;

DASH8系列11架;其中DASH8-200型1架,DASH8-300型10架

遠東航空公司:1957年成立

運營基地:臺北松山機場

IATA/ICAO代碼:EF/FEA

機隊資料:(截止2006年9月底),目前運營著19架中小型民航飛機。

其中7架波音757-200,4架MD82,5架MD83,2架MD90-30

立榮航空和華信航空 飛機哪個安全

首先兩個公司都是臺灣省內的航空公司,也就是大家常見的支線航空,不過最近華信開通了到國內的航線,立榮沒有,立榮有一些國際的航線東南亞、日本,還有到我國香港等地的。

其實沒法評價那個公司更安全,只要飛機起飛前機務認真檢查狀況了,機組對所飛航路天氣有提前的準備和預案,且訓練有素,基本上都沒問題的。

如果非要比較,個人覺得立榮要好一些,首先是長榮航空集團下面的子公司,而且機型是A321為主力,這款機型比較成熟安全。而且立榮航空被臺灣省評定過四次“安全獎”。

臺灣最大的航空公司是哪家?

國內線

【立榮航空公司】

立榮航空公司原名馬公航空公司,成立於1988年8月1日,由陳文武先生創(chuàng)辦,初期以兩架英國航太公司生產之BAE HS-748經營臺北、高雄、馬公之定期客運業(yè)務。1995年,該公司取得經營國際包機資格,包機首航菲律賓佬沃。同年4月長榮航空購買馬公航空30%的股權,同時全面導入國際航空公司之管理制度與系統(tǒng),1996年3月8日,原馬公航空為了調整市場形象及業(yè)務拓展需求,正式更名為立榮航空。1998年7月1日起,因應航空市場上環(huán)境的變化及資源配置的有效化,立榮航空正式宣布與大華及臺灣航空合并。合并后,以立榮航空公司為存續(xù)公司,同時長榮航空亦全面退出國內線,將額度及MD-90交由立榮航空使用。在接收長榮航空、大華航空及臺灣航空之飛機后,一時機型繁多,維修及管理成本上升。該公司為了簡化機隊運作、降低維修成本,即以『機隊單純化』為經營之要務,先於1998年陸續(xù)引進6架MD-90同型機,將原有的5架BAE-146汰換掉。截至2001年3月為止,MD-90總數已達13架。1999年9月,該公司陸續(xù)引進DHC-8-400型客機,將原有DHC-8-300型客機陸續(xù)汰換,目前除MD-90機型外,尚且擁有DHC8-300螺旋槳型客機12架、DHC8-200螺旋槳型客機1架、DORNIER-228螺旋槳型客機3架。藉著航線網路脈絡的密集及機隊調度彈性的便利性提升。立榮已成為目前國內航線中航線網路最密集的航空公司。

網址:

【復興航空】

復興航空公司成立於1951年5月21日,由陳文寬、戴安國、蔡克非等人共同創(chuàng)辦,為第一家國人自辦的民營航空公司。當時除經營臺北-花蓮-臺東-高雄定期班機與金門、馬祖不定期包機業(yè)務外,并代理外籍航空公司客、貨運銷與機場地勤業(yè)務。1958年10月1日,因一架由軍方包機,自馬祖返臺北的水陸兩用客機PBY型藍天鵝式商用飛機失事,遂改變經營方針,暫停國內航線,加強代理事業(yè),并於1966年在臺北興建空中廚房,供應國際航機餐點;1979年配合中正機場啟用,國際機場遷至桃園,該公司遂於南崁興建空中廚房一座。

1983年,該公司由國產實業(yè)集團接掌改組后,乃於1988年8月25日恢復國內航線營運。目前,該公司主要機隊為ATR-42、ATR-72、A320及A321。截至2001年3月為止,復興航空所經營的國內航線包含:臺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臺東、花蓮、金門、馬公等九個據點十一條航線,提供每天約145個班次的飛航服務。

網址:

【華信航空】

華信航空公司系於1991年6月1日由中華航空公司及和信集團共同合資成立,是我國第三家飛航國際航線的航空公司。1992年10月31日由於和信集團撤資,華信航空遂成為由華航百分之百投資的子公司,但人事及財務章程、前后艙組員的招募、訓練則完全獨立。1996年4月并獲得國內航空界第一張空中服務ISO-9002品質系統(tǒng)國際認證。華信航空是我國民航史上直飛澳洲、加拿大的第一家航空公司。

1998年8月,華信航空與國華航空合并后統(tǒng)稱為華信航空。有關國華航空公司(Formosa Airlines),原名為永興航空公司,成立於1966年,創(chuàng)立初期以飛航離島航線及經營農噴業(yè)務為主;直至1990年加入經營本島主要航線;1994年10月與誠洲電子集團結盟,正式更名為國華航空公司,當時擁有國內12條航線,往來臺灣地區(qū)與離島地區(qū)共10個城市,每日起降架次約120班左右,主要以SAAB SE-340、FK50、FK100及Donier-228從事飛航服務;1996年7月1日,中華航空與國華航空開始策略聯(lián)盟關系,首創(chuàng)國內與國際航線全程訂位、一票到底、行李直掛之服務,同時并與誠洲電子集團各自擁有42%的股權,且具有經營管理權。於1999年7月起,國華與華信研究合并的可行性及資源、訂位系統(tǒng)的整合,而於同年8月起正式合并,存續(xù)公司為華信航空公司。為了增取電子商務的無限商機,1999年11月起率先推出國內航線電子機票后,在2000年6月中旬推出網上購票、海東青會員卡,并於2001年2月13日起,在臺北、高雄兩地的機場柜臺裝設『KIOSK自動報到亭』,引進國內旅客自動報到系統(tǒng),讓旅客從購票、付款、取登機證皆可獨立完成,以落實21世紀運務服務電子化的概念。

華信航空目前的機隊包含:波音737-800(簡稱738)、FOKKER-50、FOKKER-100。在其國際航線的經營方面,華信於1999年11月2日開航緬甸仰光、1999年12月17日開航泰國清邁、2000年1月28日開航菲律賓佬沃、2000年5月1日開航位於密克羅尼西亞海域的塞班島(美國)、2000年7月14日開航菲律賓宿霧、2000年7月19日開航柬埔塞金邊、2000年11月1日以包機飛航日本、2001年1月19日飛航泰國烏打拋及2001年1月21日開航馬來西亞關丹。而原先對於澳洲、加拿大的航線,該公司基於經營策略的考量,於2000年3月26日起將溫哥華及雪梨兩條長程國際航線移轉給中華航空公司經營。

網址:

【遠東航空】

胡侗清先生於1957年6月5日秉持勤儉樸實的經營理念創(chuàng)立遠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從四十年代臺灣尚處物資匱乏、百業(yè)待興中以僅僅30余名員工、資本額60萬元起家,初期以經營貨運為主,并長期擔任『空中運報』任務,直到1978年中山高速公路通車后此一工作始告終止。遠航早期的服務范極為廣泛,除經營客運、貨運外,還承攬國內外包機、空中照相、森林防護、海上搜尋及支援石油鉆探等運補工作外,亦接受軍方、民航局、省府委托維護其飛機、直升機,并接受國外航空公司飛機及發(fā)動機維修工作,因此累積了豐富完整的經驗,并在觀光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六十年代順勢成為國內航線的龍頭老大。

然而,世事如棋,人生詭譎,正當遠航在胡侗清先生的努力下逐漸茁長,胡先生卻因心肌梗塞導致腦溢血於1986年驟然辭世,由於未預立遺囑,因此造成一連串的家族股權糾紛,對經營管理產生鉅大沖擊,這段路可謂一步一針氈!屋漏偏逢連夜雨,在當時石油危機及內亂未定下,由於政府的『開放天空政策』,小小一個臺灣市場,擠進了八家航空公司共同搶食國內航線這塊大餅,市場競爭激烈的程度已達白熱化,當時的市場占有率大幅由60%滑落到40%。前總經理蔣洪彝先生上任后奮起直追,先將管理權與股權分開,使公司業(yè)務運作不受股權紛爭影響,經過一連串經營革新之后,逐漸把市場占有率拉回到50%左右,重新登上國內線龍頭的寶座。

『天空雖然浩瀚,卻無處容納錯誤』要求飛安不打折的李云寧先生於1994年8月繼蔣洪彝先生回華航擔任董事長后,任職遠航的總經理,成立『加強服務委員會』,宏觀在多元化的社會型態(tài)轉變中,消費者意識逐漸高漲,處於競爭更激烈的時代,要有屬於遠航專有的異質性產品。遂提出『飛安第一、顧客至上、員工為重、品質為先』的經營理念,深信只有絕對的確保飛行安全、真誠的以顧客為導向、滿意的員工及標準化的服務品質才能創(chuàng)造滿意的顧客。在此明確的方針指引下,一切的作為均是朝著『制度化、標準化、資訊化、國際化』的企業(yè)方針,并以『穩(wěn)定國內、發(fā)展區(qū)域、放眼兩岸、進軍國際』為企業(yè)目標。期能真正的為國家、社會及大眾提供更多的貢獻,亦將永遠以『關懷之心』為社會貢獻服務。1995年,中華開發(fā)信托公司(現為中華開發(fā)工業(yè)銀行)及南山人壽保險集團入主取得經營權,擁有53.17%之股權,并於八月一日成立董事會。以AIG投資集團臺灣分公司負責人角色入主董事會的副董事長崔涌先生上任后,面對外在環(huán)境的改變及遠航的定位,認為:『是一項資產,就不要把它變成負債。』突破舊有體制成規(guī),導引遠航由員工自主邁入企業(yè)經營的模式。

網址:

國際線

【中華航空公司】

中華航空公司自1959年12月16日創(chuàng)始以來,即致力以最好的飛航品質,滿足每一位乘坐的旅客;1993年2月26日股票正式掛牌上市,營運績效邁向新的重要里程;目前由董事長江耀宗先生及總經理魏幸雄先生率領整個華航團隊。

由早年的兩架水上飛機開始,至今已擁有波音、空中巴士等各式新型飛機近60架。同時進行機隊更新及機種簡化,目前為世界最年輕機隊之列。從1959年開航以來,至今已擁有逾40條客貨運航線,飛往全球近44個大城市。華航貨運營業(yè)額占總體營業(yè)額之40%。至2003年底,已全面汰換B747-200F機型,并擁有15架波音747-400F全貨機,是全球最大的B747-400F全貨機機隊之一,加上現有逾40個客貨航點,串聯(lián)歐、亞、美、大洋洲等地,華航已躋身為全球前七大航空貨運公司。

華航於1993年成為臺灣第一家股票上市的民營國際航空公司。

網址:

【長榮航空公司】

長榮航空公司為臺灣第二家經營國際航線的國籍航空公司,該公司的中文名稱傳承長榮集團一貫之命名。公司英文名稱『EVA』(EVA Airways Corporation)乃取自長榮集團英文名稱EVERGREEN GROUP之字首,加上航空事業(yè)AIRWAYS之字首組合而成。該公司在政府宣布『天空開放政策』后,集團總裁張榮發(fā)先生構想利用海運的基礎延伸航空業(yè)務,整合海、陸、空為一全面性之運輸網路,遂於長榮海運公司內部成立一航空籌備小組,開始進行規(guī)劃,并於1988年9月1日長榮海運二十周年慶時,向該集團之各分公司、代理商宣布此項計劃,并由交通部將此申請案轉報行政院,復由行政院指示經建會研究評估,於經建會完成研究報告后,送呈行政院裁示,并經過交通部和學界、業(yè)者溝通后,於1988年1月 17日公布了國際航空客、貨運公司的申請條件,長榮航空於向民航局申請籌設甲種民用航空運輸業(yè)后,於1989年4月7日正式成立,并於1991年7 月1日正式起飛。

發(fā)展至今,長榮航空擁有近四十架的飛機,包含波音747-400全客機,747-400客貨兩用機,767-300 ER全客機,767-200全客機,MD-11 全客機及MD-11全貨機等。在機務部分,1998年9月1日該公司機務本部改制成為『長榮航太科技公司』,除了提供長榮航空機隊的維修服務外,也擴大代理其他航空公司的各項業(yè)務維修業(yè)務,并以提供航空業(yè)界最精良的維修品質為目標,努力於維修能量及技術能力之提升。

中正機場二期航站完工后,長榮航空更自2000年7月29凌晨起,所有由中正國際機場出入的班機均透過二期航廈營運。第二航廈的行李輸送設備系采全自動之行李分揀系統(tǒng),不僅使得團體行李而易於處理,提早報到的出境旅客,甚至還可以享受提早存放行李之便利。

目前服務網已發(fā)展至亞、歐、美、澳四大洲,開辟約三十個國際航點。除了不斷開拓新的國際航 線,長榮航空更以其獨到的航空事業(yè)經營理念,領導國內航空資源整合;自1995年即陸續(xù)投資立榮、大華、臺灣等多家國內線航空公司開創(chuàng)國內航空事業(yè)合作經營新趨勢。1998年7月1日起,三家航空公司更合并為立榮航空公司。

網址:

【遠東航空公司】

1995年時,開辟兩條國際定期包機高雄至帛琉及高雄至蘇比克航線;1996年,機務維修獲得ISO-9002認證;1996年獲得經營國際定期航線的資格及飛安評鑒甲級的殊榮,而於同年九月將兩條包機航線升格為定期航線,并於12月時股票正式上柜,隨著業(yè)務量的擴大,1998年成立遠航集團,總裁由胡定吾先生擔任,李云寧先生任遠航董事長兼總經理。1999年10月新增亞庇航線。2000年李云寧先生入主中華航空公司擔任董事長,遠航董事長由崔涌先生接任,陳每文先生為總經理。

歷經四十余年漫長歲月,追溯遠航的歷史,從胼手胝足共同奮斗的成長期、股權糾紛的休養(yǎng)期,到企業(yè)化經營的革新期,一路行來的點點滴滴,彷佛是一部民航發(fā)展史。為了回饋社會大眾長期以來的支持,遠航更從1998年12月起陸續(xù)引進全新的MD-83及設有商務艙的波音B757-200機隊,以機隊年輕化、卓越的飛安品質及舒適便捷的運輸服務滿足國人旅運需求,縮短城鄉(xiāng)差距及創(chuàng)造旅游市場的繁榮。

網址:

【國泰航空公司】

國泰航空由美國籍的 Roy C Farrell 及澳洲籍的 Sydney H de Kantzow 於1946年9月24日創(chuàng)辦。最初,他們均以上海為發(fā)展基地,后來決定遷往香港,并成立國泰航空(據說,國泰的名字原是由 Farrell 及一群外國通訊員於馬尼拉酒店的酒吧想出來的。

成立初期,國泰開辦往返馬尼拉、曼谷、新加坡及上海的客運及貨運航班,業(yè)務發(fā)展十分理想。1948年香港最主要的商行之一的 Butterfield Swire(即太古集團前身),收購了國泰的四成半股權。於John Kidston Swire的領導下,Butterfield Swire 隨即全權負責國泰的營運。

期后10年間,隨著國泰引進頭等客位及經濟客位,機隊不斷擴展,而且服務日益完善。

對於國泰來說,60年代可算是全速前進的年代 --由1962年至1967年,業(yè)務每年平均躍升20%,成績斐然。此外,國泰亦再開先河,成為世界第一間為多個日本城市,如大阪、福岡及名古屋等提供國際航班服務的航空公司。

網址:

【復興航空公司】

而於1992年1月28日包機首航菲律賓佬沃,而於1994年11月4日升等為國際定期航線。其間陸續(xù)增辟馬尼拉、金邊、宿霧、普吉島、泗水、澳門、菲律賓克拉克及馬來西亞亞庇等地。1995年3月啟用全球獨步中英文雙語旅客訂位系統(tǒng)(MARBLE Computer Reservation System)。同年6月和8月,高雄及桃園空中廚房雙雙榮獲『ISO9002品質認證』,確??罩胁惋嫷男l(wèi)生與品質。10、12月陸續(xù)開航中正泗水與中正澳門國際定期航線;1996 開辟高雄澳門國際定期航線區(qū)域聯(lián)盟『廈門航空』及『云南航空』,提供國內旅客聯(lián)程轉運服務,經澳門轉機至福州、廈門與昆明;1998年增辟馬來西亞亞庇航線。而復興也與『上海航空』聯(lián)程轉運,旅客可經澳門轉機上海。國際則有臺北-澳門、高雄-澳門、臺北-沙巴、臺北-普吉。另與上海、廈門、云南等三家中國大陸航空公司聯(lián)程轉運合作,經澳門轉機上海、廈門、福州、昆明,等四大城市。

除此之外,復興航空也代理美國大陸航空及北歐航空的相關業(yè)務。并充任美國大陸航空、泰國航空、越南太平洋航空、泰華航空等外籍業(yè)者的客貨包機代理及地勤代理。

網址:

【港龍航空公司】

港龍航空於1985年成立,擁有世界上其中一隊最年青及最先進的機隊,客運服務網絡遍及亞洲30個精采、各具文化特色的城市,航線網覆蓋范圍遍及擁有全球一半人口的地區(qū)。

1985年7月,一架波音737-200A型客機從香港國際機場起飛往馬來西亞的亞庇。該航班是港龍航空有限公司的首航客機,這次首航為香港航空史展開新的一頁。而港龍航空有限公司其后發(fā)展成一家以香港為基地的地區(qū)性航空公司。

港龍航空為商務旅客及旅游人士提供一系列靈活妥善的高質素假期精選。旅客可透過各地的港龍航空辦事處、港龍航空聯(lián)系公司 - 國泰航空的世界性銷售網或主要的電腦訂位系統(tǒng)訂座。

港龍航空擁有一支先進及為乘客喜悅的空中巴士機隊,包括單走道式 A320 及 A321 客機,和廣體式 A330 客機。港龍航空采用三架波音 747-300 貨機提供全貨機服務往歐洲、中東、日本、東南亞和中國內地,將當地的出入口商直接與港龍航空在中國大陸和亞洲區(qū)內的廣大網絡聯(lián)系一起。

我國有幾個航空公司?

一 中國大陸所有航空公司如下:

1.中國南方航空(簡稱南航),飛機總數286架,

下設:廣州總部、北京分公司、深圳分公司、湖北分公司、海口分公司、海南航空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湖南分公司、新疆分公司、珠海航空有限公司、貴州航空有限公司、廣西航空有限公司、汕頭航空有限公司、北方分公司、大連分公司、吉林分公司、黑龍江分公司、重慶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貨運郵政航空有限公司。

2.中國航空集團(簡稱國航),飛機總數220架,

下設:北京總部、中國國際航空貨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內蒙古分公司、西南分公司、重慶分公司、浙江分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公務機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飛行訓練大隊。

3.中國東方航空集團(簡稱東航)飛機總數212架

下設:上??偛俊⑸綎|分公司、河北分公司、江西分公司、山西分公司、安徽分公司、寧波分公司、甘肅分公司、江蘇有限公司、武漢有限責任公司、西北公司、云南公司、中國貨運航空有限公司,幸福航空(即將開航)。

4.海南航空集團(簡稱海航),飛機總數137架

下設:大新華航空有限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揚子江快運航空有限公司、金鹿航寬有限公司、大新華航空快運有限公司、云南祥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西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

5.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深航)飛機總數86架

下設:深圳航空、翡翠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鯤鵬航空有限公司、亞聯(lián)直升機。

6.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航)飛機總數60架

下設:上海航空、中國聯(lián)合航空有限公司。

7.廈門航空有限公司,飛機總數46架(南航持60%股份0

8.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飛機總數41架(南航、上航、山東航持股)

下設:四川航空、東北航空

9.山東航空有限責任公司,飛機總數41架

10.春秋航空有限公司,飛機總數8架

11.東星航空有限公司,飛機總數7架

12.上海吉祥航空有限公司,飛機總數7架

13.奧凱航空有限公司,飛機總數8架

14.鷹聯(lián)航空有限公司,飛機總數4架

15.華夏航空有限公司,飛機總數3架

16.深圳東海航空有限公司,飛機總數2架

17.長城航空有限公司,飛機總數3架

二 中國香港所有航空公司:

國泰航空公司,飛機總數114架

港龍航空公司,飛機總數40架(已被國泰收購)

華民航空公司,飛機總數8架

香港航空有限公司,飛機總數8架(海航占45%股份)

香港快運航空有限公司,飛機總數4架(海航占45%股份)

甘泉香港航空有限公司,飛機總數5架(已停運,待融資)

三 中國澳門所有航空公司:

澳門航空公司,飛機總數19架(國航占51%股份)

非凡航空公司,飛機總數2架

四 中國臺灣所有航空公司:

中華航空公司,飛機總數67架

長榮航空公司,飛機總數47架

華信航空公司,飛機總數16架(屬華航子公司)

復興航空公司,飛機總數14架

立榮航空公司,飛機總數17架(屬長榮子公司)

遠東航空公司,飛機總數19架(幾乎停運、待融資)

五 以上是中國所有的民用航空了,另外,中國不家41通用航空用于滅火、播種、撒藥、拍攝、空中視察、救援等。

關于《華信航空機隊》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

尚華空乘 - 航空資訊_民航新聞_最新航空動態(tài)資訊
備案號:滇ICP備2021006107號-341 版權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網站地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不作為商用,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