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噴氣推進設想的提出,要追溯到19世紀末。該設想是法國的馬可尼,(Mamonnet)和羅馬尼亞的亨利?凱達(HenriCoanda)提出的。1921年,馬克西姆?紀堯姆(MaxhneGufl-laume)提出了渦輪
噴氣推進設想的提出,要追溯到19世紀末。該設想是法國的馬可尼,(Mamonnet)和羅馬尼亞的亨利?凱達(HenriCoanda)提出的。1921年,馬克西姆?紀堯姆(MaxhneGufl-laume)提出了渦輪噴氣發(fā)動機的設想。最早的噴氣機試驗是于1937年4月12日在英國噴氣發(fā)動機有限公司進行的,發(fā)明者是弗蘭克?惠特爾(FramWhittle,生于1907年6月1日),為此他在1930年申請了專利。
最早的渦輪噴氣式飛機是一架由亨克爾(Heinkel)飛機廠制造的He-178型飛機。1939年8月27日,弗盧格卡佩滕?埃里什?瓦辛茲(FlugKapitanErichWarsitz)駕駛這架飛機,在德國馬林涅赫進行了首次飛行。該飛機裝有一臺亨克爾S-3b軸流式渦輪噴氣發(fā)動機(裝上噴氣尾管時重378.30千克),設計者是漢斯博士(Dr.Hans)。
噴氣飛機是什么出現的?
螺旋槳飛機是靠螺旋槳旋轉時產生的力來使飛機向前飛行的。但是當螺旋槳的轉速和飛機的飛行速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就無法再靠加快螺旋槳轉速使飛機更快了。而噴氣式飛機所使用的噴氣發(fā)動機靠燃料燃燒時產生的氣體向后高速噴射的反沖作用使飛機向前飛行,它可使飛機獲得更大的推力,飛得更快。特別地在1萬─2萬米空氣比較稀薄的高空,噴氣發(fā)動機更有著螺旋槳活塞發(fā)動機所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世界上最早提出噴氣推進理論的是法國的馬克尼上尉和羅馬尼亞的亨利?康達??颠_還在1910年前后試制過最早的噴氣式飛機,但未能成功。20年代末,當時任英國空軍教官的弗蘭克?惠特爾提出了噴氣發(fā)動機的設想,并于1930年申請了專利,但當時惠特爾的設想聽起來就象把人送上月球一樣難以令人置信,飛機制造商們對此不感興趣。直到1935年事情才有了轉機,惠特爾得到一些空軍人士的支持和銀行家的資助,得以成立 “動力噴氣有限公司”。1935年6月,惠特爾開始設計制造真正的噴氣發(fā)動機。他和同事們一起從零開始,一個部件一個部件地研制,終于制造出第一臺渦輪噴氣發(fā)動機運轉起來。幾乎與惠特爾同時,德國的馮?奧亨也在研制渦輪噴氣發(fā)動機,并在1937年9月使發(fā)動機第一次運轉成功。由于得到亨克爾飛機公司的支持,裝有馮?奧亨研制的Hes3B渦輪噴氣發(fā)動機的He178飛機于1939年8月27日首次試飛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而英國空軍在惠特爾的 “U”型噴氣發(fā)動機運轉成功之后 ,仍認為這種新型發(fā)動機只是一個遠期設想,不必操之急,因而在噴氣式飛機的研制上落在了德國的后面。直到1941年5月15日,英國的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才在一片喧鬧聲中首次起飛。噴發(fā)動機的誕生,為人們追求更快、更高的飛行目標提供了可靠的動力。噴氣式飛機一誕生,就接二連三地打破了活塞式創(chuàng)造的飛行速度和高度的記錄。1944年,德國和英國的首批噴氣式戰(zhàn)斗機投入使用。1949年,第一架噴氣式民航客機──英國的 “彗星”號首次飛行。從此,人類航空史進入了噴氣機時代。到今天,世界上絕大部分作戰(zhàn)飛機和干線民航客機都早已實現了噴氣化。
英國工程師惠特爾率先設計制造成功世界第一臺渦輪噴氣發(fā)動機?;萏貭栍?907年出生于英國的考文垂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少年時代的惠特爾耳聞目睹了許多空戰(zhàn)的動人故事,對航空產生了濃厚興趣。1923年,16歲的惠特爾進入位于克蘭威爾的英國皇家空軍工廠學徒。三年以后,他被選入皇家空軍飛行學校學習。這所學校當時不僅教授飛機駕駛,而且開設了不少航空技術和基礎理論方面的課程。這樣,經過三年的學習和訓練,惠特爾不僅成為一名合格的空軍飛行員,而且對整個航空技術有了相當全面的了解。正像那個時代許多熱愛航空事業(yè)的人一樣,將成為飛行軍官的惠特爾十分向往更高更快的飛行。惠特爾在最后一個學期中,寫了一篇論文《飛機設計的未來發(fā)展》。論文表明,他已經預感到活塞發(fā)動機的局限性,他著重討論了火箭噴氣發(fā)動機和渦輪螺旋槳發(fā)動機這兩種新的動力形式。畢業(yè)之后,擔任飛行教官的惠特爾常常思考新的航空動力問題。1929年底的一天,他產生了這樣的思想:在過去研究的較多的噴氣推進系統中,為什么不能用一個渦輪來代替活塞發(fā)動機呢?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思想。過去研制燃汽渦輪的人主要將其用于工業(yè),不知噴氣推進為何物;而研究噴氣發(fā)動機的人又不知到渦輪增壓為何物?;萏貭柊褍煞N一直獨立的技術結合在一起。這一新方案的出現標志噴氣發(fā)動機原理的誕生。 1930年1月16日,惠特爾向英國專利局申請專利。由于英國軍方對惠特爾的發(fā)明沒有什么興趣,這項專利沒有被列為保密項目,于1932年公開發(fā)表。在此期間,他多方奔走,試圖說明軍方和工業(yè)界給予支持,研制噴氣發(fā)動機,但毫無結果。各界反應冷淡一度使他懷疑自己是否超越了時代。在老師和朋友的鼓勵和支持下,他心中再次燃起希望之火。1935年,惠特爾的一些朋友開始為他籌集研制噴氣發(fā)動機的資金,最后終于使一家小銀行同意提供資助。1936年3月,惠特爾成立噴氣動力公司。1936年底,他設計了第一臺WU型試驗機,設計推力為8.8千牛,預計飛機時速可達804.5千米。1937年4月12日,WU試驗機首次試車。這次試驗被看成是渦輪噴氣發(fā)動機誕生的標志。1938年,新試驗機實現了高速持續(xù)運轉。 1939年6月,當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已經迫在眉捷之時,英國空軍首腦來到噴氣動力公司視察,看到惠特爾噴氣試驗機實現了持續(xù)工作,終于認識到惠特爾工作的意義,決定與惠特爾簽訂試飛發(fā)動機的研制合同。試飛發(fā)動機定名為WI型,后改為WII型。飛機的設計和制造工作由格羅斯特公司承擔。制造WII的任務最初由湯姆森?霍斯頓公司承擔,第一架噴氣式飛機由格羅斯特公司制造,定名E28/39。1941年5月15日,天氣晴朗,在布羅克沃斯機場,格羅斯特公司首席試飛員薩伊爾駕駛著英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E28/39騰空而起?;萏貭柦涍^十幾年百折不撓的努力,終于取得了成功。不過,頗為遺憾的是,惠特爾雖然研制成功世界第一臺渦輪噴氣發(fā)動機,但第一架噴氣飛機卻出現在德國。德國第一架噴氣飛機He-178首飛于1939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