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謝邀!不太了解事實,不過如果是這樣的結論,那也很正常的,不用驚訝。
美國重視科技,兩次大戰(zhàn)積累的資源、保存的高起點,采購世界人才…它領先太正常。
中國的發(fā)展起點底,在老一輩科學
謝邀!不太了解事實,不過如果是這樣的結論,那也很正常的,不用驚訝。
美國重視科技,兩次大戰(zhàn)積累的資源、保存的高起點,采購世界人才…它領先太正常。
中國的發(fā)展起點底,在老一輩科學家的引領下努力追先。包括AI技術在內,在有的方面,我們后來居上。在有的方面,可能不是由自己駕馭。
當然,不妨換個角度。
以前的背景下,對于國際的各種評選,您可以3種方式對待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②呵呵③反過來試試看。
感謝邀請!中國的人工智能能力其實離美國還有一段距離。這不僅僅在“AI 2000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榜單”中可以反應出來,在人工智能的論文、專利上也可以有所體現(xiàn)
中國論文很大程度上是在乎量,而不是在乎質,這和中國高校注重發(fā)表的數(shù)量,而不是質量有關,這個和國外的高校思路的確的南轅北轍,國外更注重研究的深度一些。所以中國有很多AI的論文都是走的一些大水刊,這個是我們國家科研方面很大的問題
接下來我們具體對比一下中美兩國的AI技術上的能力差異
獨立調查機構CB Insights發(fā)布的報告顯示,全球32家估值10億以上的人工智能公司,美中領先全球,其中中國占據10家,美國占據16家,美國領先于中國。但是美國極其害怕中國的AI獨角獸公司的成長,依圖這些公司已經上了美國的黑名單
AI專利的排名,全球AI專利申請排名IBM、微軟、谷歌穩(wěn)居前三,百度第4,國家電網第6,騰訊第8,中國是美國的2.5倍
《2018年度全球AI報告》顯示,全球AI發(fā)布論文第二多的是中國,如圖2所示占比高達25%,美國占比是17%,但是美國AI論文的引用次數(shù)比全球的平均水平高出83%,所以美國在全球的AI實力是最強的,中國緊隨其后,這個原因就和我之前說過的高校的不良習慣有關。
在AI硬件方面,美國市場研究公司Compass Intelligence已根據自己的指標公布了十大AI芯片組。據此,Nvidia排名第一,英特爾排名第二,恩智浦排名第三,蘋果排名第四,谷歌排名第五,全球前10除了華為公司,美系公司占據大半。
所以中國的AI的實力,不管是軟件和硬件能力,都是遠不如美國的,所以最有影響力的學者,美國占61.4%,中國9.3%是一個非常正常的比例。
不過,雖然中國是第二,但是中國的AI能力的發(fā)展還是非常迅猛,增長的非常迅速。這也讓買個感到害怕,對中國進行了全面的AI封殺。目前據我所知,美國連中國報考AI的研究生都拒絕入學,可見美國風聲鶴唳到了什么地步
當然,對手越害怕,說明我們國家的潛力越大,雖然我們國家的AI能力現(xiàn)在不如美國,但是以當前的發(fā)展速度,有朝一日肯定會趕上美國的
李開復,唐駿,陸奇,沈向洋他們在微軟的地位如何?討論一下?
謝謝您的問題。李開復、唐駿、陸奇、沈向洋在微軟的地位都有無可替代性。
關于李開復。李開復在微軟的時間是2001年4月到2017年2月,最重要的事就是在中國創(chuàng)建并領導微軟中國研究院,研發(fā)最新的用戶界面與信息處理技術。李開復有多重要?按照約定,李開復離開微軟,一年之內不能從事與微軟競爭的業(yè)務,因為李開復知道微軟搜索核心技術與中國市場戰(zhàn)略等商業(yè)秘密 法院甚至開出限制令。 不過,李開復離職,上百人跟隨他一起進入谷歌,足以看出他在微軟的地位。
關于唐駿。唐駿對微軟的很大貢獻,就是白手起家,創(chuàng)立上海大中國區(qū)技術支持中心。該技術中心的運營指標在微軟全球五大技術支持中心中,全面位居第一,創(chuàng)立出管理和人力資源的成功管理模式。唐駿獲得比爾·蓋茨總裁杰出獎,這是微軟最高榮譽,可見其對微軟的貢獻。
關于陸奇與沈向洋。李開復和沈向陽都給了陸奇職業(yè)生涯建議,陸奇先后進入了IBM實驗室、微軟,并做到微軟副總裁陸奇在微軟主要負責通信、搜索等信息服務,包括Office、Exchange、MSN及廣告平臺等產品與服務。不過,離開微軟的時候,陸奇已經關注人工智能。沈向洋負責微軟技術與研發(fā)部門,管理微軟研究院。李開復創(chuàng)立微軟亞洲研究院后,沈向洋是院長兼首席科學家,得益于微軟經驗,沈向洋擔任美國工程院院士。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感謝您的閱讀!相比唐駿的學歷造假(也算不上造假,只不過是一家不算有名的,西太平洋大學博士學位而已)這家學校并沒有得到美國認證機構的認證,因此被稱為“冒牌學歷”的搖籃。
當然,相對于唐駿來說,我們更感興趣的是李開復的學歷造假問題。那么,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其實,李開復的學歷沒有造假,只是經歷可能有些問題,這方面李開復在微博中已經道歉了。
主要是對于將助理教授拔高到副教授這件事,做出道歉:“對于書(李開復自傳《世界因你不同》)中不嚴謹不謙虛的部分,我虛心接受、深表歉意并將做出修改?!?/p>
后來方舟子也承認“李開復只是拔高了自己的職稱而已!”他確實是在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博士畢業(yè),并且在該校擔任assistant professor (即助理教授),并非副教授。
2000年,李開復是微軟全球副總裁,這到底是什么崗位呢?微軟有一項規(guī)定,只要級別到了一定地步,都得掛上微軟全球副總裁的稱呼。有網友查找,李開復在2001到2005年,只是擔任微軟互動服務部門副總裁(vice president of interactive services at Microsoft),等于說是一個部分級的副總裁,雖然是高層,卻也沒有是微軟前幾號人物。
我們在看陸奇,他就很牛了,不僅僅是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還持有40多項美國專利。
2008年12月,他成為微軟執(zhí)行副總裁,擔任微軟Bing項目的負責人,并且他掌握著一支10000多人的技術團隊,并直接向CEO薩蒂亞·納德拉匯報,其實陸奇的職位確實比李開復要高。
最后就是沈向洋,他辭去了微軟全球執(zhí)行副總裁的職位,這個職位和李開復的全球副總裁可不同,一個有執(zhí)行,一個沒有,可見沈向洋的職位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