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一、飛機航線為什么不走直線?飛機在空中飛行航線一般不是點到點的直線,而是曲線,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地球自轉的影響,點到點的直線往往并不是最近的航線,而是要飛曲線以取得空中實際
一、飛機航線為什么不走直線?
飛機在空中飛行航線一般不是點到點的直線,而是曲線,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地球自轉的影響,點到點的直線往往并不是最近的航線,而是要飛曲線以取得空中實際飛行距離最短,此外受空中天氣和部分空域受軍方管控等影響,也需要飛機實際飛行的時候繞道。
二、什么飛機不走直線?
飛機不飛直線是因為由高空的壓力,現在科技的發(fā)展飛機航班變多以及航線的規(guī)定。民航飛機的飛行路線不是直線。即使昨天和今天相同的飛行路線也會不同。這里涉及路線的概念。地球上兩點之間最近的路線不是直線,而是大圓路線,因為地球表面是彎曲的。然而,這是一條理想化的路線,實際的路線方向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
三、福州到臺北飛機為什么不走直線?
由于歷史原因,臺灣省有其獨有的一套航線,且兩岸在軍事上一直是敏感區(qū)。尤其現在臺灣嚴重不自信,大陸飛機每天直接直線飛向臺灣的話,估計讓一些人睡不好覺的。
所以,兩岸的航線都是繞半個圈再飛向彼此,福州到臺北便也不走直線,耗時耗錢!
四、飛機不走直線怎么回事?
飛機航線不走直線有很多原因:
1. 地球是圓的,地圖是平的。
一般而言,距離超過400公里時,地球表面兩點的最短距離,投影到地圖上就和直線有了明顯區(qū)別,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直航時,飛機在地圖上的投影就是一條曲線。這個差別在長距離才會顯得很明顯。
早期來說,為了導航方便,一般采取等角航線,即測量出出發(fā)地和目的地之間的磁角夾角,然后只要保持飛機航線恒定就可以到達目的地了,此時航跡在地圖上的投影就是一條直線。但是隨著導航技術發(fā)展,就開始采用大圓航線,而大圓航線在地圖上的投影就是曲線了。
2. 導航技術限定,飛機只能向臺或背臺飛行。
目前最成熟的導航技術是IR(慣性導航)和VOR/DME(指向臺)導航技術,這兩種技術疊加可以保證飛機導航精度達到RNAV2,即在航行全過程中,95%以上的時間里定位精度在2海里以內,而VOR的一個缺點是依賴于導航臺,且飛機只有在航向面向或背向VOR臺時才能獲得比較高的精度,因此飛機的航跡本質上就是從一個VOR臺飛向另一個VOR臺,在距離VOR臺約10海里左右開始轉向像一個VOR臺繼續(xù)飛行。GPS直到第三代系統(tǒng)開始投入,約2005-2009年,才可能在全球范圍內達到RNAV2精度。對此,國際民航組織從2008年開始,逐步開始對基于GPS導航的導航設備開始論證使用,目前在歐美大陸,通過認證的飛機已經可以開始實行PBN導航,即不依賴VOR臺的自由設計航線,中國大陸規(guī)劃在2013年開始,2016年全面在民航采取PBN導航。
3. 地形/氣象/空管限制,某些區(qū)域必須繞行。
這個應該很好理解,比如山峰、雷雨云、禁飛區(qū)之類,就不多說了。
4. 適航規(guī)章限定,主要是ETOPS規(guī)定。
這個是由于早期飛機發(fā)動機可靠性不足引入的規(guī)定,當時雙發(fā)飛機很容易在飛行過程中出現單發(fā)失效,此時會對飛行性能造成嚴重影響,同時也給飛行員帶來額外的負擔,因此規(guī)定飛機的全航路中,任何一點到最近的備降機場的距離不得超過60分鐘的航程,以便在飛行員疲勞或飛機結構受損到不可接受前,飛機能夠著陸。當然,現在隨著發(fā)動機可靠性提升,ETOPS限制普遍提升到了120分鐘,下一代的380和787都在申請150分鐘的ETOPS限制。詳見雙發(fā)延程飛行
這個限制主要體現在跨洋和上,內陸航線與各航空公司實力有關,對于長距離航線,有實力的航空公司可能會沿路各個機場都簽有保障協(xié)議,此時ETOPS只在穿越沙漠和高原是有所影響。實力不足的航空公司則無法和所有機場簽協(xié)議,只能選擇性的挑選,就有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
五、mu700飛機為什么不走直線飛行?
飛機的航線是有規(guī)定的,不是地圖上看到最短最近的距離就可以隨便飛行,空管會根據具體時間,空域情況,高度,天氣等等很多因素,給航班規(guī)劃好合適的航線,雖然這架飛機攜帶著黑匣子,有特殊任務,特定的航班編號就已經標記出他的身份了,規(guī)劃航線也是按照安全穩(wěn)妥的航線直飛北京。
六、為什么飛機不飛直線?
1. 地球是圓的,地圖是平的。 一般而言,距離超過400公里時,地球表面兩點的最短距離,投影到地圖上就和直線有了明顯區(qū)別,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直航時,飛機在地圖上的投影就是一條曲線。這個差別在長距離才會顯得很明顯。
2. 導航技術限定,飛機只能向臺或背臺飛行。 目前最成熟的導航技術是IR(慣性導航)和VOR/DME(指向臺)導航技術,這兩種技術疊加可以保證飛機導航精度達到RNAV2,即在航行全過程中,95%以上的時間里定位精度在2海里以內,而VOR的一個缺點是依賴于導航臺,且飛機只有在航向面向或背向VOR臺時才能獲得比較高的精度,因此飛機的航跡本質上就是從一個VOR臺飛向另一個VOR臺,在距離VOR臺約10海里左右開始轉向像一個VOR臺繼續(xù)飛行。
3. 地形/氣象/空管限制,某些區(qū)域必須繞行。 這個應該很好理解,比如山峰、雷雨云、禁飛區(qū)之類。
4. 適航規(guī)章限定,主要是ETOPS規(guī)定。 這個限制主要體現在跨洋和北極航線上,內陸航線與各航空公司實力有關,對于長距離航線,有實力的航空公司可能會沿路各個機場都簽有保障協(xié)議,此時ETOPS只在穿越沙漠和高原是有所影響。實力不足的航空公司則無法和所有機場簽協(xié)議,只能選擇性的挑選,就有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
七、飛機為什么不飛直線?
1、距離短地球是球體而不是平面,出發(fā)地和目的地與地心做一個平面,平面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大圓劣弧就是最短距離,所以在地球上的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一段圓弧,并非直線,把兩點之間沿地球表面的最短路徑稱作大圓航線。
2、空中管制有時候因為空中管制,空中飛行的兩個飛機之間要保持一定的高度差和水平距離差,否則會相互受到影響甚至發(fā)生危險。而這些垂直間隔和水平間隔都有著具體的數值規(guī)定,并且要依賴管制員的指揮得以保證。
3、天氣和氣候原因飛機在飛行中會受到天氣條件的制約。比如盆地、山谷多大霧天氣,在溫帶多雷暴,在熱帶、亞熱帶海域多臺風、颶風。這些天氣帶有明顯的區(qū)域性、季節(jié)性,所以飛機航線會盡量避開危險天氣的易發(fā)地區(qū)。2016年2月日,海南航空一架波音737-800型飛機從北京首都機場起飛,飛越蒙古國領空,比以提前降落在滿洲里機場。此航線是中國民航首條跨越他國領空的國內航線。2015年,為縮短滿洲里至主要客源地北京、呼和浩特的航線距離,滿洲里機場大膽提出航路經由蒙古國上空,截彎取直的優(yōu)化構想,后于2015年12月30日獲得中國民航華北空管局等單位的審批同意。滿洲里至北京、呼和浩特的航路優(yōu)化是中國民航史上首次由機場提出并協(xié)調成功的第一條飛越他國領空的國內航線。 該航線的運行,使?jié)M洲里市與中國西北、西南和華南等旅游客源地城市擁有了便捷的空中通道,將吸引更多的游客從滿洲里進出,未來還將為更多民眾創(chuàng)造飛行俄羅斯、蒙古國等旅游地區(qū)的可能。
八、隧道為什么不走直線?
原因:光線問題,特別是雙行線,明暗反差會讓人突然看不見;速度,在隧道里面彎道能有效的控制速度;空氣,直流風有時能致命。
聲音,為什么隧道內禁止鳴笛,因為聲音會很大,導致車輛之間相互干擾;建造,大山的力量能讓質量不好的隧道變成夾心餅干,而彎曲的卻能讓巖層之間的力相互抵消
九、為什么飛機走弧線比直線快?
飛機走弧線比直線快的原因:
一般而言,距離超過400公里時,地球表面兩點的最短距離,投影到地圖上就和直線有了明顯區(qū)別,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直航時,飛機在地圖上的投影就是一條曲線。這個差別在長距離才會顯得很明顯。
早期來說,為了導航方便,一般采取等角航線。
即測量出出發(fā)地和目的地之間的磁角夾角,然后只要保持飛機航線恒定就可以到達目的地了,此時航跡在地圖上的投影就是一條直線。
但是隨著導航技術發(fā)展,就開始采用大圓航線,而大圓航線在地圖上的投影就是曲線了。
十、消防管路為什么不走直線?
這是安裝標準和要求。
1.保證消防管的安全性能,盡量靠墻,不懸空;2.利于裝修/裝飾的施工;3.利于維修防護的查找。
打壓時水壓超出設計壓力;消防管道質量不符合要求,承載能力不足,消防安裝時管道卡環(huán)、加固件沒有按設計要求設置,例如加固構件的間距或者剛度都不符合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