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MRJ飛機》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中國產的飛機ARJ-21和新舟-60哪個更先進?
2、民航運輸機有哪幾個國家生產廠家
3、日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MRJ飛機》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中國產的飛機ARJ-21和新舟-60哪個更先進?
ARJ21比較先進,理由如下:
首先兩個飛機都是70到100坐的支線飛機。新舟60早在十幾年前就有,前一陣子剛剛出了改型的新舟600,這種飛機無論在舒適度還是在航電設備的先進性上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另外發(fā)動機完全是自己的技術,總體性能上應該是同類機型上的佼佼者。目前新舟700也已經進入研制階段。一個星期前,最新型的新舟60也完成了首航,主要還是使用了600型的航電設備,并且發(fā)動機的耗油率大大降低。 對于arj21,這飛機只有總體設計是完全的自主,其他的技術包括航電設備以及發(fā)動機都沒有實現(xiàn)國產。 這一類型的飛機主流還是渦噴發(fā)動機,新舟系列則是渦槳發(fā)動機,所以不是主流,技術含量也不如arj21. 從國際競爭角度來講,主要有巴西的erj 龐巴迪的crj 日本的mrj 還有俄羅斯的超噴100型都很出色。 日本則以高技術為特點,大量利用符合材料(剛剛開始研制),龐巴迪歷來是這一機型的有力競爭者,巴西的mrj性價比適中,俄羅斯的還處在研制階段,中國的arj這主要是價格優(yōu)勢比較明顯。
一,新舟60飛機是中國西安飛機工業(yè)公司研制生產的運-7飛機的衍生機型。運-7飛機是西安飛機工業(yè)(集團)公司設計制造的仿照安-24飛機的設計而衍生的(第一架原型機于1984年進行試飛,1986年投入服務)。
二,80年代開始研制,技術起點低,新舟60飛機于1988年立項研制,1991年完成圖紙設計。01架適航試驗機于1993年12月26日首飛,1995年開始適航試飛,共飛行了910多個起落,850多個飛行小時,原型機曾被稱為運7-200A型。1998年5月適航試驗型飛機取得了中國適航當局頒發(fā)的型號合格證。1999年,根據用戶意見與建議,西飛公司對試驗機型提出了64項重要改進。通過設計改進、疲勞定壽、新工藝、新技術應用,其在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可靠性、維護性等方面達到或接近世界同類飛機的水平。1999年被正式命名為“新舟60”(英文Modern Ark,縮寫為MA60)。1999年1月,根據用戶意見與建議,西飛公司對“新舟”60試驗型提出了64項重要改進,同年3月開始發(fā)出設計圖,6月基本結束并著手工藝準備工作,11月29日開始總裝,2000年2月中旬總裝完畢。2000年2月14日,民航西安審定中心對飛機進行了全面的檢查驗收。2月16日飛機進入試飛站準備試飛。3月9日下午飛抵北京并進行了飛行表演。 2000年2月中旬完成總裝。2000年2月14日,民航西安審定中心對飛機進行了全面的檢查驗收。 而ARJ21,是“Advanced Regional Jet”的簡寫,即“21世紀新一代支線飛機”。是由中航商用飛機有限公司研制的支線飛機。除飛機引擎由通用電氣公司提供外,翔鳳是中國第一次完全自主設計并制造的支線飛機。預計于2008年進行第一次試飛,在次年取得適航證后,將交付客戶投入商業(yè)運營。ARJ21有四種容量不同的機型,客機型大約能設置70~100個座位。計劃于2002年開始,預計2009年初將投入大規(guī)模生產。2007年12月20日宣布,中文名字最終確定為“翔鳳”。 翔鳳支線飛機(ARJ21)是一種九十座級、以渦扇發(fā)動機為動力,滿座航程為二千海里的中短程支線飛機。2003年12月,該飛機分別在成都、沈陽、西安和上海四家飛機主機廠同時開工進行零件制造,并采用“異地設計、異地制造”的全新運作機制和管理模式,開始了中國首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民用飛機的研發(fā)制造歷程。
民航運輸機有哪幾個國家生產廠家
四大民用飛機制造商。主要的民用飛機制造商有四家,分別是歐洲的空中客車公司(Airbus)、美國波音公司(Boeing)、加拿大龐巴迪公司(Bombardier)和巴西航空工業(yè)公司(Embraer)。
中國的有ARJ21,上海飛機制造廠
新舟”系列,西安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及運七。
德國的多尼爾
多尼爾328(Fairchild-Dornier 328)是由德國多尼爾公司所研發(fā)的可分別采用渦槳及渦扇引擎的支線客機,在1991年首航,1992年取得適航證;但后來基于資金不足問題,生產權一度轉移甚至中斷,直至2005年停產。
烏克蘭的安東諾夫
安系列
俄羅斯的是圖波列夫,伊柳辛,蘇霍伊三大系列
Fokker F50(???F50)為荷蘭??斯旧a的50人座渦輪螺旋槳客機
日本三菱的MRJ
薩博340(SAAB 340)是一款短程雙渦輪旋槳飛機,載辒量為33至37人,由瑞典薩博(SAAB)公司和美國費爾柴德公司(Fairchild)共同研發(fā)生產
以上都是支線客機,要是算上公務機和小型螺旋槳客機,那還有好多的,起碼還要算上美國的灣流公司和塞斯納公司
日本航空野心大為何實力不足呢?
一直以來日本都是以軍事實力優(yōu)秀而著稱的,但是日本近年來在航空領域的發(fā)展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按理說日本的工業(yè)以及制造業(yè)發(fā)展的是非常好的,對于他們來說制造一款屬于自己的國產戰(zhàn)斗機,應該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但這也只是我們這些旁觀者的猜測。日本卻一而再再而三的打破我們的猜想,日本的心神戰(zhàn)斗機以及日本的mrj飛機最后都變成了無疾而終的存在。今天咱們就來細細的品味一下日本的航空行業(yè)到底是怎么了。
我們先來談一談日本曾經寄予厚望的心神隱形戰(zhàn)斗機。在他剛一開始制作生產直到最后的試飛的整個階段,一直都是順風順水,而且在進行了32次試飛之后,日本已經驗證了5代機研制的必要技術有很多。而這一類被寄予厚望的心神戰(zhàn)斗機卻突然停止了試飛計劃。
說到底也沒人催著你,日本非要在什么時間段去完成這件事情,完成那么多技術的要求,你慢慢做就是了,可是日本卻突然終止了對新神戰(zhàn)斗機的后期研發(fā),這到底是為什么呢?真的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按道理來說,32次試飛根本就不算多呀,美國很多先進的技術驗證機,是飛了500多次,最終才完成了整個機型的制造,而日本你才試了32次,你還有那么多技術難關沒有攻克,你就放棄了,到底是出于怎樣的考慮,這真的只有日本人自己知道了。
說完了軍用飛機,我們來談一談民用飛機,mrj飛機它是由三菱公司制造完成。在2007年的時候,這一類飛機就已經進入人們的視野。而且2007年三菱重工在巴黎航展上展示了自己新飛機的性能以及設計理念,這一系列的性能公布使得日本航空直接訂購了15架Mrj??墒撬膫髌嫒松艅倓傞_始,這架飛機在2007年至2017年這10年的時間當中,多次的表示想要開拓市場。但是在接二連三的簽訂了許多訂單之后,又接二連三的推遲試飛推遲交付日期,傷了一個又一個客戶的心。在此之后更是惹出了權益糾紛,而在2019年一直都沒有交付的mrj項目,居然發(fā)生了新的轉機,說是mrj將停止研發(fā),將有新的mrj70飛機開始設計,這種飛機變得更小,只有70座。不管是客戶們還是各國的媒體,都被日本搞得暈頭轉向,不知道他們到底想要干嘛。
關于《MRJ飛機》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